和儿子相依为命的日子


和儿子相依为命的日子

文章插图
常有母子相依为命之说 。我却打破了这个从古上流下来的传说,演绎了现代版的父子相依为命的故事 。其实我心里明明知道这样说有些夸大,但为何男人就不能照顾孩子的逆反心理始终折磨着我,而我也的确把儿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一路忙下来,终将儿子送入大学校门 。
说来也怪,大概所有的刚会学话的孩子的第一句话是叫妈妈;而我的儿子的第一句话叫的却是爸爸 。现在想来,也许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决定了我和儿子的命运 。孩子从小到大和我很亲 。
六个月的时候我因公出差北京,回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马上到母亲家看看孩子 。
【和儿子相依为命的日子】那是七月的一个下午,孩子见到我先是一楞,然后腼腆让我抱起不哭也不闹,那个样子似乎是觉得抱着他的人即熟悉又陌生,只是一时想不起他是谁了 。
过了一会儿,儿子好象终于想起了什么,小脸紧紧贴着我咿咿呀呀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我知道儿子高兴,就随他应答 。旅途的劳累实在想睡上一觉,我躺下,孩子也依着我躺下,我们足足睡了三个小时 。醒来后母亲笑说,孩子已经睡了一个上午的觉了,看他还和你睡得那么香 。打那以后,我便常常陪儿子睡觉,要不然孩子是睡不着的 。他上了小学以后独居一室时临睡前也还是要喊上我陪他睡一小会儿,这个习惯到了初中时也没有改变 。

儿子的学习成绩我个人认为一直很好 。小学是班级的前五名,初中是年级的前五名,考入省重点中学时的中考成绩在1400多名学生中名列387位,高三时他的名次已经排列到70名左右 。这个名次决定了他的升学成绩,儿子果然考入了一所理想大学 。而他高中的三年却是在我的陪伴下度过的 。
想想和儿子共同度过的三年,我虽忘记了许多细节,但是怎样即当爸又当妈的陪伴他走过人生重要的三年我是记得的 。我心里的那个时间表依旧历历在目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 。我要为我们的早餐准备一道质量较高的主菜,四个荤素搭配色彩各异的围碟,粥的温度要保证不烫嘴不会喝得大汗淋漓,主食的温度要保持适宜,这些食物规矩地艺术品似的摆上餐桌,最后将袋奶插入吸管放在儿子的餐位旁 。
忙碌早餐的同时不仅自己要洗漱完毕,重要的还要给儿子备上洗脸水 。冬夏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叠好的毛巾搭在脸盆边,挤好牙膏的牙刷放在盛满水的牙缸旁,为的是儿子顺序使用,节省时间 。
六点孩子起床 。按照我已经安排好了的程序去刷牙洗脸 。这个时候他的房间业已被我打扫干净,被子也叠成豆腐块,鞋子也被我擦得干净 。
六点半我们吃饭,七点他准时上学 。我洗刷碗筷,擦地抹屋,七点半我出门上班 。中午十一点半准时吃饭,十二点孩子歇息,下午一点我们一同出门 。
晚五点吃饭,六点孩子上晚课,九点半回来 。十点夜宵 。
十二点之前我们休息 。每周领他洗次澡,给他搓背,洗内外衣服;每半月去看看爷爷奶奶;每月理次发,参加家长会,和他共同研究下步学习计划 。水果终年不断 。电视和音响就在儿子的写字桌旁,他从来不看,我也不看,唯独吃饭时听听半导体 。晚上他看书学习,我在一旁写字看书;他不时回头默默看我一眼,我和他目光对视,相互点头鼓励互不打扰 。
我在营造一种氛围,学习的知识的氛围 。
三年里我不仅用这个时间表使我们的生活按部就班形成规律,重要的是用我的身体力行的学习的态度影响着儿子的成长,我想这比满足他的衣食还珍贵 。我好象从来没有让儿子回家后等饭吃,都是在他没有到家之前就已经把饭菜摆在桌上,而且会点烹饪手艺的我的饭菜做得让辛苦读书的儿子一天天地胖起来 。记得那年夏日的一个下午四点半,天突然下起大雨,白茫茫一片烟雨蒙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