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的价值与此息息相关

汝窑因稀而責,真品难得一见 。201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北宋汝審天青釉葵花洗”,经过8位竞拍者15分钟的较量,34次叫价后,最终以20786亿港元的天价成 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宋瓷在世界上的拍卖纪录 。

汝瓷的价值与此息息相关

文章插图
在一部分汝窑瓷器的外底錾刻有“奉华”“蔡”“寿成殿皇后阁”“甲”“乙”“丙”等铭文 。其中“奉华”“寿成殿皇后阁”是汝窑瓷器进入宋代宫廷后,由宫廷玉作匠师刻于器底的 。“奉华”是宫廷“奉华堂”用器的标志,“奉华堂”是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 。“蔡”字则是物主的姓氏,有人认为是蔡京用器的标志 。而“甲”“乙”“丙”则是清代乾隆时乾隆皇帝将宫中所藏古董分成甲、乙、丙等级別后,由宫廷玉作匠师刻于器底的 。除此之外,汝窑瓷器上几乎再没有其他款字、铭文 。
宋徽宗后,历代皇帝 都对汝窑非常推崇,历代都有进行仿制,但只有到了清代,因为雍正皇帝对汝窑非常赞赏,所以官窑下了大力气来仿制,雍正时期仿汝窑的成就达到历史最 高水平 。
汝瓷的价值与此息息相关

文章插图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以防止与匣钵粘连 。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钉” 。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3、5、7个,6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支烧的器物都规整不变形,表明其炼泥、成型、装烧技艺之高超 。支痕断裂处可见香灰胎色 。一般器物,口径在14厘米以下的为3个支钉,14厘米以上的为5个支钉 。但也有例外,如上海博物馆藏敞口盘,口径大17厘米,也为3个支钉 。尊、瓶之类的器物用圈垫垫烧 。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盘、碗底部仅见细如芝麻的小支钉痕3枚至5枚,支痕断裂处可见香灰胎色 。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透明无色似冰裂,俗称为"蟹爪纹" 。
汝瓷的价值与此息息相关

文章插图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 。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 。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
【汝瓷的价值与此息息相关】汝窑的胎色呈深灰色和浅灰色(灰白色)二种,色如香灰状故名香灰胎 。一般灰白色胎的釉面较为滋润,呈淡天青色,较为失透,胎土细腻,工艺精湛 。其胎质看似疏松实则致密坚硬,叩之清脆如罄而非沙哑沉闷 。薄胎,少有大器 。因为胎质太薄,成型比较困难,成品率很低,只有小型器物才能维持一定的成品率,一般都能发现釉下胎有裂缝现象,且由于用名贵玛瑙入釉,大器耗资太大,成品率的风险更大,故汝窑罕有大器,所以器物虽小也凝足珍贵.在器物的釉面稀薄的棱角或线条的边棱处有铜红色粉状颗粒呈现,俗称紫口,又称铜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