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训是为了发泄吗?


家长教训是为了发泄吗?

文章插图
坏习惯、缺点、失误、不小心惹祸,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问题或情况 。
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错误、缺点、坏毛病是常有的事情,可能每天、每时都会发生,可能父母纠正了很多次都不见成效,但是孩子就是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 。
父母在气急败坏的时候,对待孩子的办法各式各样 。让我们一起冷静地看一看这些办法 。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怎么老是记不住……”
“又错了,这孩子怎么这么笨……”
“再这样我揍死你!”
“不许哭了,再哭一个试试 。”
……当我们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解恨,很过瘾?有的父母觉得通过这种方式一边发泄了自己的不满意,一边也教育了孩子,一举两得 。其实,这种方式只是打着“教训”孩子的旗号在发泄自己的愤怒 。
扪心自问,真的是孩子错了么?是不是孩子的错让你到了忍无可忍不能再忍的程度?还是,你其实原本有很多情绪需要发泄,而孩子恰好充当了这倒霉的“导火索”和“出气筒”?
试想:假如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也犯错误 。你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他么?当然不会,因为如果你用打的或者斥骂,恐怕他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敬你 。
假如对着你的领导发火,你会考虑会不会惩罚我,会不会影响我的前途,会不会……有太多要考虑的东西 。可对着孩子发火,恐怕你在瞬间就能得出结论:即使我冲他发了火,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
就因为孩子弱小,他无力反抗,有些父母在“教训”孩子的时候,把人类欺软怕硬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
所以没得商量,这就是赤裸裸的发泄 。
但是,孩子的反抗和报复迟早会来,这种反抗和报复有时候会给了社会,有时候还给了父母,而更多的,则是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心理学实验发现,不管是人和动物,在对待自己的下一代时,总是重复自己幼时的遭遇 。
还记得你小的时候,犯了错误,父母是如何对待你的么?
打屁股——这个行为非常真实地再现了父母小时候的经历,也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惰性 。打孩子其实往往是因为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而且认为“打”是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 。时间久了,打孩子的行为不断升级,就会达到一个不可逆转的程度,就会变成父母思维的一部分 。
【家长教训是为了发泄吗?】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在短时间内也许是最奏效的 。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伤会伴随孩子一生 。有的父母只顾眼前,对孩子以后发展的影响,对孩子将来的影响,就完全顾不得了 。假如你打算完全不顾,那就不要在将来的某一天埋怨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
曾经有一位高中生的家长常常非常苦恼地打骂、埋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你上不了重点中学,考不上清华北大?”为了学习的事情父子俩闹得很僵 。
老师给这位父亲的提醒是:这事不怨孩子 。
因为一个人他的成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那就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 。先天遗传是来自父母,后天环境影响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也是来自于父母 。所以孩子是好是坏,你只要问自己有没有做好就可以了 。怨不得别人 。
同理,如果当时你不管不顾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那就要做好孩子日后受到不良影响的准备 。
有这样一段话,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我们的“打骂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