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孕妇易早产,切莫跟风赶潮流


高龄孕妇易早产,切莫跟风赶潮流

文章插图
明星高龄怀孕并产子的消息屡屡传出,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这样的看法――35岁之后产子也有可能,你看大明星们不是一个个都生了吗?然而儿科专家发出警告:不要受明星们的误导,高龄产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很多,不值得提倡!
近年来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数量逐年攀升,超低体重的早产儿越来越多,这与高龄产子以及人工助孕有直接关系 。专家提醒,早产儿容易发生脑部损伤,在出生一年内务必到医院定期监护 。
早产儿越来越多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早产儿发生率上升 。
2005年,一份全国多中心的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新生儿中早产儿的比例已经超过7% 。到现在这个比例在增大,据保守估计全国每年大约有8.1%的新生儿是早产儿 。
正常情况下,婴儿在母体中成长40周才出生,预产期的前三周和后两周称为足月产,而出生胎龄不满37周的宝宝则为早产儿 。如果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就是低出生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又分为低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大于1500克)、极低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大于1000克)和超低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 。值得担忧的是,现在新生儿科的超未成熟儿越来越多见,即胎龄未满28周、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的早产儿 。
“我做儿科医生20多年,以前出生时不到1000克的早产儿很少见,现在却经常碰到 。不仅如此,出生体重在700、800克的早产儿也不少 。”广医三院崔其亮教授介绍,新生儿科的早产儿多见不仅发生在广医三院,在广州地区孕妇生产率较高的医院都是普遍现象 。
分析:人工助孕“催”出早产儿
为何近年来早产儿数量增多?崔其亮分析,造成早产的原因多种多样 。如果准妈妈子宫环境不够好,例如子宫或子宫颈先天异常,宝宝就容易提早出世;准妈妈在生产前没有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妊娠期的问题,也给早产增加机会;有些准妈妈日常习惯不佳,例如抽烟、饮酒等,都是宝宝早产的“推手”;此外,准妈妈假如怀孕时身体、心理压力负担过大,也不利于宝宝的“安全着陆” 。
以上是早产的一般原因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环境的变化,生育上出现两大特点:
一是不孕不育率增高,二是高龄产子渐成风潮 。崔其亮提醒,这两者都是造成早产增加的因素 。女性生育年龄一再推迟,30岁过后甚至到了35岁左右才生孩子,增加了早产的风险 。
另一方面,由于不孕不育的人多了,但这些夫妇又非常渴望生育,致使现在人为干预生育的现象越来越多 。“按自然法则,有不少宝宝是不具备足够条件来到人世的,但现在用人工的方法来力保他 。虽然说保住了,但常常不能像正常状况下的宝宝那样足月出生 。”崔其亮说,尤其是使用促排卵药即俗称的“多仔丸”怀上多胞胎的,早产的几率很高 。
有统计显示,使用“多仔丸”产生的多胞胎早率高达40%~50%,比正常妊娠早产率增加20% 。
提醒:早产儿三四个月就应开始监测脑损伤
早产儿因各种原因急急来到人世,带来很多问题 。崔其亮介绍,早产儿由于各个器官发育不够成熟,生存力较低,一出生可能就会出现皮肤、肺、心脏、胃肠发育不完善等问题 。情况严重者,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脑瘫等并发症 。
今年8月11日晚9时,南方医院治安队员在该院外科大楼广场巡视时意外发现一对被遗弃的双胞胎男婴,经院方初步诊断是一对脑瘫儿,同时患有脑积水和肺炎 。虽然不能判断这对双胞胎出生时的情况,但崔其亮提醒,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几率比较高,而且成长之后发生脑部神经疾病的可能性也比正常孩子大 。这是因为早产儿常出现肺炎,造成呼吸困难及缺氧,致使大脑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