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自有风情万种,心中自有钟情便好

同一 款茶,因不同的天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主泡,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味道 。遇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才会有合适的茶味出现 。这样看来,喝合适的茶,真是难得,所以才觉得妙不可言 。茶道里“一期一会”的禅语,正是这个缘故 。

茶中自有风情万种,心中自有钟情便好

文章插图
中国茶艺最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就是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物我两忘,发自心性 。崇尚简净是以简为德,心静如水,怡然自得,返璞归真 。
茶是一部人生史 。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茶 。然而一旦喜欢上茶,人生就会精彩起来 。当你在细心地准备茶器,等待水烧开的时间里,人会自然变得平静,心境开始沉下来将内心放空 。喝茶的过程,也是人生逐渐悟透的过程,茶如人生是我一直的思想 。
茶中自有风情万种,心中自有钟情便好

文章插图
世间乐事,豪奢之最,不过一碗茶的款待 。民国文人周作人云:「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
人生虽有不甘,还需捧一杯茶,活在当下 。社会是浮躁的,现实是功利的,我们总会迷失了自己,忘记初心 。品一杯茶,静一静心,沉淀世间浮华 。看茶起茶落,闻芬香肆意,悠远情深,诗意远方 。
茶中自有风情万种,心中自有钟情便好

文章插图
即便潇洒超脱似仙人,李白也曾在夜色霜凉的晚上,发出这样的悲叹:“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一个“情”字,是世间最缠绵的牵绊 。相思人需相思物,茶知相思情,亦解相思意 。守一壶茶,忆儿女情长,世间深情,点滴在心头 。
品茶,不就是品人生么?我没有文人苏轼“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的豪迈;不及茶神陆羽“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神韵,未经诗圣杜甫“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的情分 。茶之神韵只是领略到皮毛,想借茶的苦涩褪去我留恋的稚气,沉浸在茶的韵律中,有一种平淡直面风雨的勇气 。
说完茶道精神,我想再谈谈泡茶,所谓“泡茶,知性情” 。不论你手中的茶是好是坏,抱着恭敬的心,泡好一杯茶,足能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与对待工作的态度 。但是部分机关干部连泡茶这样的小事都不曾做过,或者很少亲力亲为 。如果连为自己泡杯茶都能使唤人的领导,怎能指望在工作中能够下到基层干出实事呢?也许我的说法过于武断,但确实不乏有这类的人 。然而有人不屑于做这类小事,但却会有很多基层员工愿意去做,并将心思放在替领导鞍前马后上,妄想用这种方式走上捷径 。拿着国家发的工资,伺候着自己的领导,仕途一片大好级级高升 。基础人员若都将心思放在讨好领导上,还有多少人能有精力和心思做好本职工作 。要让各部门机关干部都干起实事,首先要改掉这些不 良风气,坚守本心做好本职工作 。
【茶中自有风情万种,心中自有钟情便好】人生就似这碗茶,刚开始时干燥苦涩,经过沏泡后饱满清香,历变化起伏跌荡,终究是淡定平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