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不容易焦虑?( 二 )


其实,大多数的焦虑来自于“不可知”,当你着手去触碰它,了解它的时候,焦虑就会自然而然的减少 。
最近,带领共读会的小伙伴,读卡伦霍尼的《我们内心的冲突》,看到这么一句话:
“我们越是勇于面对自己的冲突并且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更强大的力量 。只有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
内心被触碰,深以为然 。想要活得自在,活得不那么焦虑,躲从来都不是办法,躬身入局,解决眼前的冲突,是最好的解药 。
03.有清晰目标的人活到30+,又机缘巧合做了心理咨询师 。早就放弃了消除焦虑、过完美人生的妄念 。
内心所想,是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拼力前行 。这途中,不会一路坦途,但是至少会生出一种东西,叫甘愿 。
因为甘愿,所以,辛苦是可以接受的 。
因为甘愿,暂时的不顺利是可以忽略的 。
因为甘愿,周遭左右判断的声音是可以摈除的 。
看过一个故事 。
有一中年人,在自家门口盘了一个茶叶店,每日进货、甄别货品,忙得不亦乐乎,唯独生意久久不上门 。旁人见他闲了就在店门口晒太阳,倒也不着急 。
问他,为何如此淡然 。
他答:“我余生就想好好经营这个小店,与茶为伴,日子还长着呢,有什么可急的 。”
原来一个人看得足够远,就会对眼前的困难与摇摆平添出几分包容心 。
有人好像很早就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有人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始终找不到方向 。
对于,选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
我有两个建议:
1、去试 。喜不喜欢,善不擅长,一试便知 。看似成本高,其实是最快看到结果的方式 。
2、去读书 。书里有更广阔的世界,有前人试验过的人生经验,书读多了,焦虑和困惑也会少很多 。
有一个人十分崇拜杨绛 。高中快毕业的时候,他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对她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 。
杨绛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 。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外,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
视野太小,想得太多,其实也是我们现代人焦虑的根源 。
我们从不奢望消除焦虑,但总有一些路可以选择,总有一些方式可以借鉴,让自己的人生不至于因为承受过多的精神压力,而丧失原本享受生活的从容 。
比如,做一个有稳定价值观的人,行动力极强的人以及有清晰目标的人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抑郁症是一种缺失,而抑郁是一种忘记
1、两种抑郁 有一些淡淡的忧郁,时常陪伴在我们左右 。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趣味与意义 。维克多 ?雨果很擅长描写这种抑郁:“悲伤是一种幸福” 。但医学上的抑郁是一种疾病 。它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还有自信 。如果一位医生提到抑郁,他会想到这是一种需要…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