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儿童心理的八个秘密


揭开儿童心理的八个秘密

文章插图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你的宝贝很有些戏剧演员的天赋:情绪化、喜怒无常 。因为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词汇量都比较有限,只能以行动来传达他想传达的重点…… 我们和众多儿童心理和行为学家一起开发了这本小小的“儿童心情辞典”,希望可以帮你了解在宝贝内心世界发生的一切……
场景一:母女间的小较量
孩子的行为:
你1岁的孩子一进卧室就一头扑向一叠你刚刚叠好的干净衣服 。你温和地对她说:“宝贝儿,别碰那些衣服 。”她回头冲你笑笑 。你的声音变得更加严厉了:“你离 那些衣服远点儿!”她却开始用脚踢那些衣服,很开心的样子 。现在,你开始大声嚷嚷了:“马上给我停下来!”孩子停了下来,明显是被你的声音吓到了 。
解读宝贝心思:
“如果你想让我别那么做,只要说‘不行’就可以了 。我听不懂你说的什么‘你离那些衣服远点儿!’是什么意思 。那个句子太复杂了 。还有,为什么你不肯让我碰那些衣服呢?我明明刚才看见你也在弄他们呀,你可以,我为什么不能呢?”
更恰当的处理方法:
来自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儿童行为专家NELSON教授告诉我们,1岁左右的孩子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限 。所以如果你说“不要碰桌子”,孩子 的大脑很容易忽略句子的前一部分,也就是说,他听到的很可能是“碰桌子” 。所以,如果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还不如简单地告诉他:“不行!”并且重复几次 ——因为我们不敢确定你说一次孩子就听清楚了 。
要想效果再好一些,你可以找到另外一件孩子可以做的事,转移他的注意力,并满足他想找点乐子的愿望 。
场景二:
一场玩具保卫战
孩子的行为:
和小朋友玩的时候,邻居的孩子拿起了你女儿的天线宝宝玩具 。“这是我的!”她立刻尖叫着扑了过去 。你告诉孩子再过5分钟就轮到她玩了 。但没有人听你的,一场争夺战已经开始了 。
解读宝贝心思:
“让别人分享我的玩具?你疯了吧!我怎么没看到你让别人分享你的东西呢——比如你的车、你的电话,还有你的钱包!还有,你老是说‘几分钟’,‘几分钟’是什么意思?如果我先找到这个叫做‘几分钟’的东西,那它也是我的,不给别人!!”
更恰当的处理方法:
小孩子往往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根本无法顾及其他人的感受 。还 有,他们对于时间,几乎没有概念 。所以,改变一下战略吧 。你可以这么说:“等到广播里的这首歌唱完了,就轮到你玩玩具 。”同时,为了避免“战争”,你可以 在孩子的小伙伴们来访前,先把他们最常争抢的玩具收起来 。别太担心,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学会分享与礼貌,只是现在你还需要耐心地给他们当当裁判 。
场景三:马戏演出意外前奏
孩子的行为:
你计划了很久,咬牙买了昂贵的票,预备带孩子去看大马戏团的演出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自己小时候想看一场马戏的那种渴望至今还铭记在心 。可是,当你们在喧闹看台的第一排就坐,演出开始的时候,孩子却开始又哭又喊,吵着要回家 。
解读宝贝心思:
“这里又吵又拥挤,每个人都穿着奇怪的衣服跳来跳去,就像我在动画片里看到的小怪物 。
我一点也不喜欢!我只想离开这里!”
更恰当的处理方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很多你认为会让你的孩子高兴的东西其实往往会吓着他们 。如果你打算带孩子去参加某些隆重而且热闹的活动,最好多花些心思帮他做好心理准备 。可以给他看一些与他将要面对的场景相同的录相、书等 。耐心地给他讲讲他 将会遇到些什么状况 。这样,等他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场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