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觉察内心的「嫉妒」( 四 )


有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四种模式:

  1. 你好—我也好:这是自我肯定的、健康的关系模式,其中没有嫉妒,或者,即使有,也是良性的嫉妒,即,看到别人幸福,我也学习像他那样去获得幸福,而不是去损害别人的幸福 。
  2. 你好—我不好:这是一种自卑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很容易滋生嫉妒,即,我不好,也想让别人不好 。
  3. 你不好—我好:这是一种骄傲自大的、过度防御的、贬低别人和抬高自己的关系模式,它容易刺激他人的嫉妒之心 。
  4. 你不好—我也不好:这是一种消沉的、灰暗的、抑郁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里似乎没有嫉妒,但也没有生命成长的活力 。
超越
嫉妒是一种低层面的情绪状态,而信仰是一个绝对的精神维度,它提供一个超越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有利于我们突破和超越“此时此地”的局限和遮蔽 。用超越的眼光来看嫉妒,以及其他一切与爱和神圣失掉关联的事物,我们会发现,它们不过是暂时的,如同过眼烟云,我们对它们的追逐,也不过是捕风捉影 。
独特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苛求完美,想把人类所有的优点集于一身,他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看到别人好的东西,就会嫉妒,就想据为己有 。结果往往是,他们忽略自己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不真实,越来越不肯定自己,越来越习惯于被嫉妒所操纵 。也有人追求独特,因此,他们敢于真实,能够确认自己的需求,他们相信,虽然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有特别的价值 。他们尊重他人的独特性,不轻易嫉妒,总是尽力助人成长 。他们相信,生命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一个人在世界上成就多少,拥有多少,而在于他是一个人,并且在创造和成长之中,他最终要长成自己 。
这样的人自然不会,也不需要嫉妒别人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所有的社交焦虑,其实都是没找对方法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当自己的外在形象、社交、语言表达、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表现不佳的时候,就会担心别人会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看不起自己 。当别人不喜欢、讨厌、看不起自己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愤怒、委屈和自责 。而社交焦虑比较严重的朋友,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