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职场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这个同事,他身边的朋友也不好 。”
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认知主体对单元中对象的态度是倾向一致性的,若对某人有好感,则对他的其他特质也会充满赞赏;不喜欢某人时,则会对他周围的人也有所不满 。
因此,处理不好与别人关系,其本质上是自身对这段关系存在偏见 。
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态度改变,该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dissonance theory) 。
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各种认知元素,是个体对周围环境、他人对自身行为的看法、态度,这些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类关系:协调、失调、不相关 。
人们为了寻求自身内心的宁静,需要在认知上达成一致性,而认知失调则会让人心理产生紧张的负面情绪 。
因此,一个内向者,在自己熟悉的朋友面前可以做到侃侃而谈,但与自己父母的交谈却寥寥无几;一个人对外人很友好,对亲人却很凶 。这不是人变了,而是关系变了,因而在自我认知上产生失调 。
费斯汀格关于认知失调上还提出——反态度行为(attitude-discrepant behavior),又称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如:吸烟有害健康,但由于喜欢吸烟,无法真正的戒掉 。
这种行为不是被迫的,而是自由选择的,当某个人被引诱去做一些与他自身观念相矛盾的事情时,个体便会产生改变自己原有观点的倾向,以此来达到自己言行上的一致性 。
欲求是人的生存本能,动物更是趋向于自我保存与完善,欲求的产生是人自我生存发展的本能需要 。
每个人都有一种克服孤独、追求与他人融合的动机和需要,而在人际交往中,即是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是思想交流的过程 。
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则是社交活动中的基础,即便在狭小的人际圈中,也需要及时调整与周围朋友之间的关系 。
从人际认知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和自我认知,通常以最初的印象来进行评价,为了避免生活上的冲突,人们往往会避重就轻,注重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 。
人际交往上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换和一定的利益性,人们在给予的同时也会渴望得到回报,有些关系则变为了交换,忽视其中应该存在的帮助、理解、尊重 。
无论是在物质或者情感上,有自我需要才会产生想要得到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时,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 。
利他行为则常常是被称赞的,这种行为在道德与舆论上都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对于他人负有社会责任时,朋友也会相应的给予尊重 。
我们之所以对关系处理不好,则是从一开始我们便对这段关系存在偏见 。在交往中目中无人的人,与同伴相处时,也无法获得自我需要的满足 。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自我需要的满足会产生快乐,这种快乐有时会有新的欲望产生,而新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感觉苦闷,有的时候即使得到满足,依然会有一种空虚的心理状态 。
随着人际关系的不断深入,交往双方间的自我意识逐步广泛,自我意识程度也是衡量人际关系深浅的标志 。
因此,当个体的行为所获得的心理不利于社交活动,而个体仍然坚持这项活动,则会产生对这项活动和活动结果的偏爱,以找到自身继续从事这项活动的理由 。
过度地揣摩他人的想法,不顾及自身情感需要,这也是关系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同理,当关系出现问题时,需要从各个角度上进行分析,为自己和他人负责,才是相处之道 。
- 咽炎与其他疾病鉴别
- 过敏季节的防护小技巧 与过敏症周旋的一些小建议
- 如果宫口已开全但宫缩不好时该怎么办
- 玉米有点酸了能吃吗 煮熟的玉米酸了怎么处理
- 幼儿园折纸指导与策略
- 宗庆后涉嫌原始股骗局?娃哈哈回应:与事实不符 将追究相关公司法律责任
- 一文打尽潜力牛股 四大主线挖掘下半年投资机会!国家队与外资抱团它们
- 哺乳期,乳房出现湿疹,正确处理方法全部告诉你!
- 金鲳鱼营养功效与作用
- “格力”与小米战略合作 董小姐和雷军“牵手”了?不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