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越学越笨”的背后( 二 )


另外,2岁宝宝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自控能力往往比较差 。当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时,感觉就像到了世界末日 。当妈妈对他说不能做什么事时,他感到完全没有可选择的余地 。
所幸他们的沮丧不会维持太长时间 。他很容易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 。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分钟 。因此,聪明父母只要充分利用宝宝注意力分散的特点,就能从容控制宝宝的情绪 。
如果宝宝不高兴或是遇到了挫折,你可以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 。例如:当思思在厨房里吵闹着要玩小刀时,妈妈会把她带到一水池的肥皂泡面前分散她的注意,她很快会安静下来 。另外,场景的迅速改变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安静地把思思从厨房带到房间里去,那里有许多吸引她注意的东西,玩具恐龙、图书都可以让她忘记刚才的不愉快 。
和宝宝谈感受,教他区别不同的情绪
尽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宝宝情绪失控,但对父母们而言,和宝宝谈论他的感受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你不可能期待一个2岁的宝宝能告诉你他很愤怒、孤独或者无聊,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和相关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教他如何表达自己,“那件事一定让你很生气”,或是“你看上去很伤心”,诸如此类的话能帮助宝宝认识到有很多的语言能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 。
最终,宝宝会认识到这些感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比如:如果每次宝宝都拼不好拼图,你说,“哇,你真的很生气”,多重复几次,宝宝就会把这句话和他自己的感受联系起来 。当宝宝快3岁时,开始能理解像生气、伤心等词的意思,很快,他就能谈论他的感受了 。
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忽视宝宝那些不正确的行为 。你需要了解宝宝的感受,例如,询问宝宝对丢了东西是否很伤心,或是对妈妈占着电话聊天感到生气,然后你应该让他知道因此而尖叫或打人都是不被允许的 。尽管宝宝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讯息,但是这种交流能为他形成一种理念奠定基础,那就是:过激的情绪,甚至消极情绪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但是伤害和破坏性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和容忍的 。
要教宝宝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当宝宝满意高兴的时候,你可以说,“我看你真的很喜欢吃冰淇淋”或者“和爸爸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你很快乐,对吗?”这可以帮助宝宝区分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可以教会他认知所有的情绪,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生活中很正常的 。
学会控制情绪

12
引导孩子平和地宣泄情感
梦境背后的重要信号



>,学会理解他人
2岁的宝宝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明白别人也有情感 。
一旦宝宝能够区别自己的情感,他也会将那些表述的词语用于其他人 。
一个2岁大的宝宝如果曾和妈妈谈论过生气,便会了解生气的感受 。当妈妈说“宝贝,我也生气”时,宝宝就会意识到妈妈也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 。这就是体会别人情感,识别他人感受的开始 。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常漫长的循序渐进、持续整个童年的过程 。
婴儿时期是教宝宝去理解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最佳时期,因此早教应多谈情感问题,当你在教宝宝一种行为为什么是对的或错的时候,就是在向宝宝展示其他人的感受,如“我们不可以打人,因为这会伤害到别人,让别人感到难过”或者“他这种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不会难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