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越学越笨”的背后


在孩子“越学越笨”的背后

文章插图
习得性愚蠢: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认为,有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 。在他人的眼里,就会觉得他们“越学越笨”了,这种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愚蠢” 。
邻居小赵的女儿玲玲聪明伶俐,3岁多一些就会数数、加减法,5岁不到就会背好多唐诗,还会说简单的英语,小嘴巴能言善辩,小提琴拉得有板有眼 。可玲玲不久前上了幼儿园大班后,小赵突然焦急起来,说“以前聪明的玲玲变笨了,非常简单的东西如描红、跳集体舞都学得很慢” 。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孩子上了大班,要遵循不一样的学习模式,还会受老师和小伙伴的影响,其实,父母眼里孩子的“笨”,有相当一部分是“学”来的,所以叫做“习得性愚蠢” 。孩子是怎么变“笨”的呢?
过早的知识传授 。
一些热衷于“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小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 。那些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能靠鹦鹉学舌般死记硬背下来,往往并未促进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挫伤了自信 。
过高的学习目标 。父母或老师给孩子的学习目标过高,孩子尽力了却总也达不到;或学习的部分内容偏难,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自己会觉得自己很笨 。
过多的负面暗示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老师说“笨”,回家父母又说“真笨” 。孩子接受了如此多的“笨”的信息,受到负面暗示,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笨呢?
防止孩子“习得性愚蠢”,要教孩子正视失败 。当孩子为“失败”难过时,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勇敢、聪明的人应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要降低期望值,减小孩子的压力 。尽量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


【在孩子“越学越笨”的背后】儿时常受指责,长大易焦虑
引导孩子平和地宣泄情感



有些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做出一些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行为 。孩子以一种较为激烈的情绪状态表达他们的渴望,这是一种不良的宣泄方式 。虽然这是一种常理,但这种表达不一定能为大家所接受,因此我们需要对他们做些引导,给一些行为上的塑造,想办法让他以一种平和的表达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鼓励他们以大家喜欢的方式来应对他的困难 。
作者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在孩子“越学越笨”的背后
宝宝的情绪摇荡在喜悦沮丧间



2岁宝宝的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因此,父母们往往会感觉他的情绪波动非常大 。这时的宝宝正在学着独立,对他们而言,每一次成功都会为他们带来无以伦比的快乐 。当他完成一项新任务,比如:用蜡笔画画,做拼图游戏,他会感到非常自豪 。但当拼图拼不好,或被阻止在墙上画画时,他又会表现出非常不满和沮丧 。
但对爸爸妈妈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既要帮助宝宝自立又要使他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那些消极情绪 。
挫折感:让宝宝的情绪像在“荡秋千”
尽管2岁宝宝已经开始有了语言表达能力,但与人交流的能力还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宝宝生气的原因,常常是因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