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家庭,孩子往往会更幸福!( 二 )


在美国,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仪式感,比如说,家庭特殊聚会时会有特定的流程和衣服穿着;听音乐会时会穿正装,显示对音乐和生活的尊重 。
在中国的家庭,这样的仪式却似乎很少见 。绝大数家庭重视“实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父母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
所以这种“仪式”,被认为是矫情的 。
但实际上,这样的仪式却能带给我们幸福感 。
想想在过年的时候,妈妈会带着我们去市场买年货,把家里布置得喜喜庆庆,还会给我们换上一身新的衣服,给我扎一个漂亮的辫子 。
第二天早上外面的鞭炮声一响,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小孩们熙熙攘攘向爸妈拜年,然后就会笑嘻嘻地接过一个喜悦的红包 。妈妈会长罗一桌丰盛的饭菜,然后一家人团团圆圆 。
我们在那几天,日子过得快乐又幸福 。那几天其实不就是比平常多了一些仪式么?小小的仪式,就能让人产生巨大的幸福感,何不把这种仪式也放到日常生活中来呢?
为什么要给小孩培养这种仪式感?
因为孩子长得太快,一眨眼间,我们就会迎来与他们的分离 。所以我们要在这段有限的孩童时间,给孩子们最丰富和动人的仪式感,给他们幸福和满足的体验 。
【生活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家庭,孩子往往会更幸福!】久而久之,当这种仪式变成家庭传统,它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和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 。
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回想起自己幸福的家庭时光,会更有勇气和安全感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
其实家庭仪式不分大小,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创造出“仪式感”,比如:
1.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 。
2.在固定的时间拍一张全家福
3.每天至少抽出一段时间陪孩子阅读,读睡前故事 。
4.每周一次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在一张桌子上好好吃一顿饭 。
5.每月至少带孩子下一次馆子,尝各种食物 。
6.出席孩子的校园活动,比如家长会、运动会、演出等等 。
7.每年带孩子去一次旅行,看看世界 。
8.经常来一次家庭聚会,穿上特定的衣服,带孩子去野餐、游乐园…… 。
这些仪式都很简单,但本质上都是爸妈对孩子成长中的一种陪伴,不是吗?
所谓的“仪式感”,其实是爸妈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精力去陪伴他们,或者说是给这个日子过久了,磨光了所有仪式和浪漫,只能看到“柴米油盐”的家庭更多的幸福感 。
小小的仪式,能给孩子和家庭一种满足,是对彼此存在感的确认,是在给对方一种“被需要感” 。
爱孩子,爱家庭的人会不嫌麻烦地去做这些日常的小仪式,它会让孩子更加相信家人是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和关心,于爱人于自己也是一样 。
所以,去寻找属于你家庭的小仪式,做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吧!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给人“贴标签”,真的能改变别人么?
如果你想让一个爱说谎的人变得诚实,或者让一个胆小的人变得勇敢,就给他们贴上“诚实”或者“勇敢”的标签,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让自己活成标签描述的样子 。贴标签真的管用吗? 实验一 1975年,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米勒给五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