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汝窑的秘密

【发现汝窑的秘密】汝官窑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质地疏松,没有很好烧结,断面干涩而没有玻璃光泽,吸水率和气孔率都相当高,大大小小的空洞特别多,有时还可以看到断层 。这些特征一般用肉眼就能够分辨出来,如果用放大镜或50倍的体视显微镜观察就更加清楚 。在观察这些特征的时候,必须采用新打碎的断面而不能采用受泥上污染的断面 。

发现汝窑的秘密

文章插图
汝窑瓷器以仿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为主 。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 。典型特征为香灰胎,支钉烧,在器物的底部往往能见到支钉的痕迹 。釉色有天青,粉青,天蓝,月白等等 。釉层薄而润泽,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美誉 。釉面多有细小的开片纹,俗称蟹爪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
官的釉色大体上可分成月白、粉青、卵青、豆青、天青、灰青、虾青等七大类 。这些不同色调的釉,它们的质感也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色调和质感上的差异可能是不同的配方所造成的,但是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种汝官窑釉所用的配方是同一类型的配方,它们的化学组成,除了个别例外,没有明显差别 。至于个别数据差别稍大,那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原料的不均匀性、样品本身存在的不均匀性以及测试方法的不同等等 。
发现汝窑的秘密

文章插图
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雨过天晴,远处天空的天青色,醒后他要求造瓷“雨过天晴云破处”,发誓要让工匠烧制出这样令其着迷的瓷器,最 后汝州工匠技高一筹,从此,世上多了一种传世瓷器———汝窑瓷器,天青色釉也成为汝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
汝窑在宋哲宗元祐元年 (1086 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约20年间,北宋朝廷认为定瓷有芒,令在汝州建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汝瓷由此而生 。时至今日,传世汝瓷已不足百件 。
发现汝窑的秘密

文章插图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柴窑没人见过,汝窑的颜色应该与它最接近了 。汝窑也有粉青、豆青、月白等颜色,但以天青、粉青为上品,所以天青色也成了汝窑的最 大特征 。据说这是宋徽宗在梦中看到的颜色,醒来后立即命人仿造 。这种无法言明的色彩是如何烧制出来的,至今无人能解,民间还出现了烧造工人以活人祭窑的传说 。
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 。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