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党性教育发言

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做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却被淮北矿区9万多名职工竞相传颂 。他,就是“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矿工”——我矿掘进二区4队职工倪龙 。
倪龙参加工作以来,凭着对煤矿的特殊感情,数年如一日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把一名普通矿工的“安全情结”倾注在煤炭事业上 。以不平凡的业绩诠释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真谛,演绎了一曲新时代矿工的奉献者之歌!
“青春”,一个多么富有魅力的词语啊!诗人说:“青春是金秋田野上的一株红枫 。”作家说:“青春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流淌着快乐与酸涩 。”而我要说,青春是一篇宏伟的乐章,一篇用生命、用激情、用忠诚、用奉献谱写的乐章!22年前,充满青春朝气的倪龙成为一名掘进工人 。也是矿工的父亲对他说:“要争口气,好好干,干点成绩出来 。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倪龙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矿山 。为了矿区的天空更加灿烂,倪龙,青春当歌,用挚爱安全的激情描绘着矿区美好的明天! 他的事迹难道不令我们感动?不令我们自豪?不令我们大家学习吗?
倪龙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掘进,有着丰富的现场经验,对井下工作的各种工序和工作环境非常熟悉,知道那里最容易隐藏着隐患,那里最危险,什么情况下生产才安全 。倪龙是班里的生产骨干,每月的出勤都在28个左右,每班他都在迎头干着挖风镐、架棚的工作 。每次来到工作面,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他都习惯性地认真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确认有没有安全隐患——他的这一做法,比目前煤矿系统推行的“现场安全确认法”提前了八、九年!
倪龙的细心是出了名的,他能从别人司空见惯的地方排查出隐患来…… 。与别人不同的是,别人下井都是直走,而倪龙却是“左顾右盼” 。每天下井,他都走一路看一路,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 。从道路滑不滑、巷道支护变化情况、电缆电器,到工作面的顶板、小绞车、安全设施等等,他都要仔细地察看 。有的时候还要用手摸一摸、扒一扒,看个究竟,才放心 。
一次,掘进4队施工861机巷,迎头遇见上坡,为了方便拉车出煤,在巷道的迎头安装了一个回头滑轮 。时间长了,滑轮被煤埋住了 。
巷道一天天延长,煤车被拉进又拉出,没有人注意到滑轮的变化,谁也不知道一个隐患就在这里 。
一天,倪龙下井来到迎头,按照他的习惯,照例要把四周看看 。突然,他发现滑轮周围的煤粉中掺杂着一些细细的铁屑,怎么会有铁屑呢?倪龙疑惑地蹲下来扒开煤粉,发现滑轮的四颗固定螺丝磨断了两颗,中轴被磨得很细很细了,倪龙心里一惊 。
此时一名工友送信号正准备拉车,倪龙赶紧制止他 。工友过来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样要是拉车,肯定会放大滑,多亏你呀,不然就出大事了!”
中轴用手使劲一掰,就断了……
对于倪龙的这些做法,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不属于他的工作他也管,有点多管闲事,甚至对他冷嘲热讽 。在这里,我要问,难道倪龙做的不对吗?倪龙默默地干了这么多年,不图名不图利,消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安全隐患,他为矿上创造的经济价值是无法用数字来估量的!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缺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倪龙的精神!那种对矿山无比热爱的精神!
那种忠诚于煤矿安全工作的拳拳之心!

事实上,倪龙所做的一切,仅出自于一个朴素的心愿,他说:“大家能够平平安安下班回家就好!”语言虽然朴实,但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工作着是美丽的,奉献者是快乐的!工作的美丽并不在于获得了多少报酬,而在于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者并不在乎吃了多少亏,而在于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为社会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