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郢之战后,秦国为何不一鼓作气,消灭虚弱的楚国呢?( 二 )


鄢郢之战后,秦国为何不一鼓作气,消灭虚弱的楚国呢?

文章插图
在战国末期,秦王嬴政之所以敢让王翦率领60万大军进攻楚国,是因为山东六国中的其他诸侯国,要么已经被消灭了,要么就是奄奄一息了 。所以,王翦的灭楚之战,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也即不用担心其他诸侯国趁机发难 。但是,秦国名将白起发起鄢郢之战时,山东六国中的其他诸侯国,还具有不错的实力,也即可以对秦国造成足够大的威胁 。

最后,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鄢郢之战后,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俘获赵、魏两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 。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而这,就是著名的华阳之战 。在华阳之战时,魏国、赵国组成大军攻打韩国,后者向秦国求援,这才有了华阳之战 。而在华阳之战后,白起于公元前260年指挥了长平之战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阬杀赵军约45万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鄢郢之战后,赵国和魏国还是具有一战之力的,特别是长平之战前的赵国,更是具有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 。
鄢郢之战后,秦国为何不一鼓作气,消灭虚弱的楚国呢?

文章插图
试想一下,如果鄢郢之战后,白起继续率军攻打楚国,这会导致秦国主力长期在楚地征战,那么,在这个时候,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齐国等诸侯国一旦组成联军偷袭秦国,这很可能会让秦国腹背受敌,从而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综上,非常明显的是,鄢郢之战时,秦国达到了重创楚国的目的,在此之后,白起等秦国将士并没有趁势消灭楚国,而是继续蚕食三晋的疆域,削弱赵国、魏国等强国 。一定程度上,这无疑是风险较小的策略,也即避免将主力孤注一掷,放到进攻某一个诸侯国上 。当然,就长平之战来说,已经是秦国风险最大的战役了,如果赵国获胜的话,很可能夺取天下的诸侯国就要易主了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细数明朝的皇帝,个个是奇葩,看完能笑死你!
读《明朝那些事儿》的初衷,一是因为它的畅销与火,二是为了填补我历史知识的空白,三是为了充实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也就是说,我本是想赶一赶潮流阅读的趟儿,看一本不是板着脸枯燥说教的文史鸡汤书,增添一点和朋友交流的话题与谈资,但它的文字轻松幽默,调侃之余又不失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