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智力、学习-识字与阅读( 三 )


一、对幼儿识字教学的研究是一件好事,找到更好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孩子识字能力,对学龄段识字教育是有很大帮助 。文中讲的方法、思路也可取,选取常用字,变成押韵的句子,有助于儿童学习,中国古代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都是这个方法 。但报纸上宣传的效果,就值得怀疑,甚至有些是不可取的 。
二、为什么要学习识字,这个问题在去年论坛刚开的时候,大家讨论得很热烈 。"字"就是一种符号,识字的目的是阅读,学习语言 。孩子从小学习口语,然后学习书面语言,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仅仅把符号记下来就解决问题,假设一个就象报纸上讲的那样,四、五岁的孩子认识四千多字,是否孩子掌握了、学会了书面语言?不可能!不能阅读,不理解里面的意义,那么认识这四、五千字就毫无意义 。

123 4
智力、学习-识字与阅读(6)
智力、学习-识字与阅读(4)



字,还不如让孩子和更多的人交谈,听更多他能理解的故事 。
三、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学习书面语言,或者说为什么要阅读?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要继承人类的文化、思想 。而文化的继承就不是认识几个字、是否能读几篇报纸能解决 。孩子从小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开始学习我们的文化 。仅仅认识很多字,也解决不了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千字文","三字经"这些古代蒙学读物,不仅在文字、语言上非常精炼,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 。
把社会的伦理道德、历史、常识,把儒家思想的精髓以非常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短短十二个字,把儒家的人性哲学理论、教育理论表达得非常清楚 。这些都是古代集文字、语言、教育、文化思想为一体的优秀蒙学读物,都出自于古代名儒之手 。因为白话文的兴起,以及社会的变化,其中很多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使用,但我们到现在并没有创造出适合现代儿童,并且在语言、文字、思想、文化上超过这些古代蒙学读物的幼儿语言学习读物 。
四、大家不要看到一些介绍,就认为一定在孩子上学前教会孩子识字、阅读 。我的孩子在四、五岁时也能看各种报纸,这并不说明现在(上高三)汉语言能力就一定很好,比那些比他晚识字的孩子就一定要好得多 。所以我反复给大家讲,关键是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孩子的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尤其是在学龄前,是否能识字,能识多少字并不重要,而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最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去学习、继承我们的文化和思想 。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去学习和继承文化,语言是没有用处的,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可能学好语言的 。
yueyue_005:
我也同意张教授和众妈妈的观点 。
我也同意张教授和众妈妈的观点 。识字和理解是两回事 。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才有必要 。而且我发现小孩在一定的年龄也会有一定的识字需要 。适当的教她一点也有助于她的理解 。我女儿四岁半,也认识一些汉子 。我是采用下面的方法来教她识字的 。愿和众妈妈共同探讨,也请张教授指正 。
我利用每天晚上给她讲故事的时间,一边指着书上的字,一边念给她听 。故事书上的字经常重复,在重复的地方让她自己念并让她用刚学的字来组词 。在组词的时候她必须动脑筋以她的理解来组词,如果她用对了,就鼓励 。她错了,就给她解释 。这样她对这个字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 。这样,一本小书讲下来,书中常出现的字也就认识了大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