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壮汉,以一人之力搏杀山东响马,此等盖世豪侠,天下少有

侠义凛古今,威名动鬼神 。一心扶赵魏,百战胜嬴秦 。
为国同坚楚,悠然思废吟 。英雄无用处,酒色了残生 。
此篇评词,乃侠义之作 。“大狮”借此篇评词,为各位看官引出一位大清乾隆朝时的侠义之士 。此侠士有何义举?您沏好茶水,坐稳板凳,且听“大狮”慢慢道来 。

清代一壮汉,以一人之力搏杀山东响马,此等盖世豪侠,天下少有

文章插图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海盐大姓,陈氏家族之中,豢养一纪纲奴仆,名叫杨黑铁 。彼时二十挂零,身高八尺,膀大腰圆,浑身腱子肉,气力似牤牛 。如此人物,端得是好汉子一条 。
乾隆五十年十月中旬,杨黑铁受少东家之托,携带四十根金条,前往京城“孝敬”上司 。杨黑铁受此重托,丝毫不敢大意,生怕稍有差池,将少东家的差事办砸 。
一日,杨黑铁在山东滕县界内行走之时,忽听一声呼哨,旋即从路边高粱地中飞出两匹快马 。黑铁一惊,心说不好,看来有响马劫道 。
只见,马鞍桥上端坐两人,分别皂帕子缠头,锅底灰抹脸,一个手持钢刀,一个拎着铁尺,其中一人口出黑话,要过路之人把财物统统留下,否则只管杀而不管埋!
黑铁虽然练过武艺,又生就一副虎狼之胆,但身在他人的地盘上,摸不清对方的底子,唯恐自己不是两个响马的对手,于是心中暗自盘算,认为如此险境,只可智取,而不可强攻 。
清代一壮汉,以一人之力搏杀山东响马,此等盖世豪侠,天下少有

文章插图
黑铁一边求饶,一边将背在身后的包袱解下来,丢在尘埃之上,而后跪在路边,哆哆嗦嗦,不断叩头,假装畏惧与惊慌 。
两个响马信以为真,跳下马鞍桥,去捡地上的包袱 。手拿铁尺的响马,将包袱拎起,沉甸甸似乎内藏重金 。为了印证自己所猜没错,当场要打开包袱查验 。手持钢刀的那个响马,兴许是担心同伴私吞,也把脑袋凑过去观看 。
好时机!二贼只顾看端倪,而不顾跪在一旁的黑大汉 。说时迟,那时快,黑铁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将一个响马手里的钢刀夺了下来,不等响马有所反应,钢刀横着削了过去 。
好钢刀!刀背宽,刀刃薄,削铁如泥,砍石如灰,吹毛利刃,迎风断草,杀人不见血,砍头如砍瓜 。那一响马,连吭都没吭一声,牛头大的一颗脑袋便骨碌碌地滚出三丈远 。
好好地一个人,脑瓜子搬了家,这也忒难看了,万一吓到小朋友可咋办?就算吓不到小朋友,吓到花花草草也不是好的 。既如此,还是死了吧!好似排山倒玉柱,高大无头的身躯咣当往地上一躺,死得不能再死了 。
手持铁尺的响马一见同伴归了位,哇呀呀大声怪叫着,抡开了铁尺,要斗杀杨黑铁 。
正是,单刀看手,双刀看走,走行门,立过场,翻宝刀,进身躯 。好个杨黑铁,把平生所学全都亮了出来,一口钢刀上下翻飞,耍得呼呼挂风 。只道是,英雄一怒把刀抡,浑身上下起白云,万条银蛇从地起,朵朵梨花护住身 。
清代一壮汉,以一人之力搏杀山东响马,此等盖世豪侠,天下少有

文章插图
响马一瞅不是个儿,刚想要来个“风紧扯呼”,结果慢了一步,一条膀子让杨黑铁手里的钢刀给削掉一大块肉 。响马吃痛,铁尺脱手,哎呀一声,摔倒在地,来回翻滚,惨叫连连 。
杨黑铁心说,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牵,只杀一个似乎不那么过瘾,不如把这个也解决了吧 。心有所想,手上就下了家伙 。咔嚓一刀,响马老实了,也不动了,也不叫了,人世间的活罪捱到头了,到阴间享福去了 。
一口气连杀两贼,杨黑铁将钢刀上的鲜血在鞋底上来回蹭了蹭,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万一响马的同伙赶来,自己肯定要吃亏 。于是乎,杨黑铁把两个贼人的尸身往路边杂草从中一丢,将钢刀也丢掉,捡起包袱,骑上一匹马,牵着另一匹马,呱嗒呱嗒顺着小路朝前奔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