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重组提速 “大钢企”时代开启( 二 )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进口钢材1230万吨,占国内钢材消费比例为1.4%,远低于世界钢铁进口占消费24%的平均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口钢材中,仍有20%尚未实现自主可控 。此外,在技术角度,我国在低碳冶金、近终形制造、智能制造等技术方面仍处于跟随状态,部分核心检测和控制装备仍依赖进口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也坦言,虽然我国钢铁工业已有显著发展,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短板依然突出 。原创性成果不足、基础理论产业融通技术研究有待加强 。“日本制铁过去几年将多个全球顶尖特钢生产企业整合,发力特钢,这也是我国与钢铁巨头有最大差距的部分 。”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进入快车道 。根据2016年我国下发的《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2020至2025年,进入大规模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实施阶段 。其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 。根据意见,可以看到,未来五年我国前10名钢铁企业集中度将再提30%左右 。
近段时间以来,不仅仅是企业主动重组加速,地方政府也有意引导加快整合力度 。河北邯郸提出,通过兼并重组,2020年将钢铁企业数量由17家整合为8家左右 。江苏徐州计划将18家钢铁企业优化整合形成2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20年实现钢铁产能下降30%以上的目标 。《山西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行动计划》显示,将以打造山西省特种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和千亿产业培育为着力点和主攻方向 。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DF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