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宋的史料记载,聊聊政治宣传那些事儿

我们看到的历史,通常都包含着太多的政治宣传,而每个时期的政治宣传,其侧重点都是不同的 。所以,一旦把这些历史连起来看,常常会发现他们的前后矛盾之处 。
如果你看北宋的历史,肯定会觉得燕云十六州太重要了,没有了燕云十六州,中原王朝就注定要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 。
【通过两宋的史料记载,聊聊政治宣传那些事儿】可如果你看南宋的历史,肯定会觉得,没有燕云十六州怎么了?就是没了整个河北、西北,没有了整个中原,我们也一样要直捣黄龙 。
总而言之,只皇帝、宰相不卖国,我大宋就是退到海岛上,也照样能够光复中原 。
对于这种滑稽的事实,我们只能用一句台词来形容:“同样是大宋王朝,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北宋和南宋,与外敌和谈的背景不一样 。

通过两宋的史料记载,聊聊政治宣传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石敬瑭是哪一年死的?公元942年 。
北宋皇帝兵败高梁河是哪一年?公元982年 。
北宋被辽国打得签订澶渊之明是哪一年?公元1004年 。
富弼给辽国增加二十万岁币是哪一年?公元1042年 。
王安石给辽国割地七百里是哪一年?公元1073年 。
北宋君臣不敢也无力与辽国相争,却直接把责任推给死了一百多年的石敬瑭 。我一直有个疑问,北宋君臣为什么不把责任推给惹出五胡之乱前的晋惠帝呢?
北宋为什么要对辽国低头呢?这个说起来实在太复杂了 。就好像,南宋为什么要对金国低头呢?这个说起来同样也很复杂 。
问题是,做为大宋的决策者,如果就这样解释大汉民族必须向北方游牧民族低头的事实,肯定能让爱国的臣民和愤青,喷得满脸都是唾沫 。
什么叫说起来复杂了?无非是因为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否则,我们堂堂大汉民族,为什么必须得向北方游牧民族低头?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决策者就得学习群众心理学了 。对于群众,你不能和他讲道理,得和他玩情绪 。
于是,北宋君臣把死了一百多年的石敬瑭拉出来,强调他是汉奸和卖国贼,就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大汉民族再也无法挺起腰杆做人!
这样的话时时说、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立刻印证了戈培尔说的一句话:“谎言千遍即真理 。”
通过两宋的史料记载,聊聊政治宣传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北宋君臣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北宋的爱国臣民、愤青,情绪渐渐都安定下来了 。因为他们的情绪得到了发泄,而发泄对象却不是当时的政府、更不是当时的执政官 。
这样一来,北宋政府再继续维持宋辽和谈的既定政策时,大家就都愿意理解,也愿意接受了 。更不会因此,受到爱国臣民、愤青的谩骂了 。
实际上,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肯定有影响,但如果这种事都能导致北宋百年不振,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到底是石敬瑭太重要,还是北宋太无能呢?
幸好英国的衰落是发生在民智已开的时代,否则,英国突然从一个日不落的大帝国,退化成一个岛国,人们也得编一些可笑的神话故事,否则,日不落帝国如何会变成一个岛国呢?
石敬瑭的故事,其实只是告诉我们,面对群众,你不用和他讲什么道理,你只需要学会调动他们的情绪即可 。
面前坐着一群人,你想让他们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怎么办呢?最好是制造各种简单的概念、喊各种简单的口号 。
比如,宋辽要和谈 。大宋政府如何才能让大家接受宋辽的和谈呢?方法就是神化或是妖魔化石敬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