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重视幼小衔接( 三 )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 , 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 , 并尽量理解他们;
惩罚法则:
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 , 慎用;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 , 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 , 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



美国的幼儿阅读启蒙法
印度:重视对少儿进行IT教育





据印度媒体报道 , 在一些有条件的大城市开办儿童电脑学习中心或俱乐部 , 已成为一项新的产业 。这些电脑中心寓教于乐 , 让娃娃们在游戏般轻松的气氛中 , 了解、接触电脑 , 学会电脑知识 。
目前 , 印度的德里、加尔各答等城市已有10多家专做儿童电脑培训的公司 , 还有10多家公司正在谋划进入这一领域竞争 。
促成这一电脑教育市场的形成有两方面因素 。从官方来看 , 印度很多邦政府都在认真考虑向广大老百姓推广信息技术 。
而另一方面 , 家长也希望孩子们熟悉信息技术 。据说 , 从前印度的父母最希望孩子将来当医生、当律师 , 而现在你若问家长愿意让孩子做什么 , 答案毫无疑问是“软件工程师” 。
据了解 , 印度现有的这些电脑培训中心为3—14岁的儿童设计了不同的课程 , 每家公司的项目针对不同的年龄组 。这些培训与学校的日常课程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那些3—8岁的小娃娃们 , 只是最轻松地学着玩 , 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很多知识 。



美国人教育孩子十二法则
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特殊营养——尊重





在美国 , 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 , 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 , 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 。特别是孩子 , 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 , 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
比如 , 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 , 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 , 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 , 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 , 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 。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 , 否则 , 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 , 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 , 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 , 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 。
他们认为 , 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 , 本身并没有错 , 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 , 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 , 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 , 以做引导 。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 , 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 , 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 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