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重视幼小衔接


法国重视幼小衔接

文章插图


为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既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 , 又体现出它们之间良好的过渡性 , 法国在1975年颁布的《哈比改革法案》、1989年7月颁布的《教育法案》以及1990年9月颁布的《教育法案实施条例》的有关条文中均提出加强幼小衔接 。其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男性教师 。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 , 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 , 对幼儿园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 , 因此应提倡男性担任幼儿园教师 。另外 , 由于法国小学男性教师所占的比例比母育学校(法国的幼教机构)高许多 , 所以应鼓励男性进入幼教机构担任教师 。
2.科学划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 。
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 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学习期” , 包括母育学校2、3、4岁的儿童;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期” , 包括母育学校5岁儿童和小学前两年级的儿童;第三阶段为“巩固期” , 包括小学最后三个年级的儿童 。把儿童按年龄分为三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儿童重复学习 。使学前阶段与小学老师每周要用一个小时来探讨每个阶段儿童应达到的实际水平 , 并确定每个学生达到该水平具备的条件 。
3.合并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 , 以利进一步做好母育学校与小学的衔接 。
1990年法国政府规定把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合并起来 , 因此 , 初等教育的视导员以及教育顾问都需要具有两个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际经验 。
4.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也是法国幼小衔接的一个有效措施 。



美国孩子如何度过入园关
英国名园入园考试





在英国 , 孩子上幼儿园 , 在一般情况下 , 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即可 , 但在有些幼儿园则没那么容易 。伦敦有家知名学校即是如此 。
它是一家由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三合一的学校 , 每年招收2、3岁的新生 。由于该校从幼儿一进园就开始按照教学大纲的目标进行培育 , 故孩子到16岁毕业时 , 平均都可以通过10科的国家GCSE统考 , 这是一般学校所望尘莫及的(平均只有6-7科) 。故为孩子申请入读的该园的家长为数颇多 , 而该校经过观察、考试 , 三名考生中仅录取一名 。
那么 , 对于2岁的幼儿实施入园考试 , 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它分为两部分 。
第一部分主要是检查幼儿是否具备基本的阅读、书写能力 , 以及能否听懂并遵从老师的教学要求 。考的内容有三项:依照老师的要求 , 从一张涂有不同色彩的纸中找出某种颜色;数一数珠子的数目;以及在一张图画上用笔把几个点联接起来 。完成了第一部分 , 小孩子和父母就会被“请”到园长办公室和主考官进行“谈心” , 当然“主角”仍是孩子 。
通过一些聊天式的问话 , 譬如“到过动物园吗?”、“骑过马没有?”、“章鱼有多少条腿?”等等 , 让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 , 从而考察孩子的词汇量及经验阅历 。在此过程中 , 主考官也注意了解幼儿和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教育方法 , 以及孩子是否懂礼貌、守纪律 。假如孩子拉或敲打办公室的抽屉 , 考官就会看其父母有何反应 。从父母干涉与否 , 可以获知家庭的教育方法是否与学校的要求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