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面二胎现状知乎


2017全面二胎现状知乎

文章插图
因为已经进入
了老年化了,
所以放开二胎
政策是对的 。

浅层原因是,“单独二孩”的政策被证明是失败的,要申请就不说了,养育孩子成本这么高,单独家庭在上海只有10%不到的申请者真正付诸行动,在大城市,光是陪孩子上补习班的时间成本就让许多家长望而却步 。更何况还有经济负担 。
我们看看《东方早报》对“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原因的解读:
【2017全面二胎现状知乎】首先是预测失误 。据全国多家机构事前的测算,全国“单独”夫妇有约1100万对,现在看来这一预测数字本身是很值得怀疑的 。
其次是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出现严重的背离,生育意愿与实际行动之间的相关性没有准确预见,实际中人们付诸行动的动力很低 。。在生育意愿大大高于实际生育行为的时代背景下,将生育意愿等同于生育行为进行预测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
第三是人口统计口径和生育政策依据口径不一致 。人口统计口径是常住人口,而现行生育政策是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 。这就使得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大大高于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 。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实行的是农村“一女户”可以生育二孩政策,这部分人群不受“单独二孩”新政影响 。常住人口统计口径与生育政策以户籍制度为依据之间的不一致性,导致对“单独二孩”政策受益人群的高估 。
(这一点上本人觉得是给国家点面子,毕竟政策失误是常有的事)
第四是随机婚配假设有误 。在预测中常常假设人类婚配是随机的,但实际生活中任何婚配都是有条件的,更多是门当户对式婚配,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因而独生子女之间的婚配可能性更大一些,而独生子女之间婚配的增加本身就减少了“单独”夫妇的数量与比例 。
第五是生育政策的影响力与约束力逐渐衰微 。主要表现在:
一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少生优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自觉行动,生育政策对人们生育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二是在“社会抚养费”利益诱使下“放水养鱼”现象早已出现,且呈蔓延之势;三是全国少部分地区私下悄然地调整生育政策 。“放水养鱼”、“悄悄调整生育政策”以及更为普遍的“超生”使得二孩生育势能提前得到部分释放 。
更为细致的解读请看,单独二胎政策,为什么卫计委算错了? - clean data - 知乎专栏
而且我强烈怀疑,计生委这么多年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价值,伪造了许多人口数据,进而导致了对未来的研判失准 。
总结一下,就是说,这项政策的目的和适用人群不对应,无法起到真正的调控作用 。而真正愿意生二胎的人很多是70后女性,经济条件较为优越,抚养可支配时间充裕,能够为国家的优生优育做出更好的贡献,这一部分人已经迫不及待,毕竟年纪越大风险越大 。
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这种危机不来自于当下,而来自于未来人口结构的长期不可逆性,未来30年内,你只会看到老人越来越多,孩子的玩伴越来越少,由于年轻的劳动力大幅减少,国家面临“被失业的尴尬 。”即使很多人能生育二胎,但是人口结构的变动是非常缓慢的,需要近乎一代人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好转 。
所以,尽早全面开放二胎,是对原有“单独二孩”政策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将为未来社会老龄化做出积极应对 。
个人认为,全面开放二孩不仅是国家政策趋势使然,更是人性的回归,一部分释放了过去想生不能放心生的痛苦,也为避免出现更多失独家庭起到了积极预防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