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隐士:磁州窑

【深藏不露的隐士:磁州窑】磁州窑的装饰技法还有很多种,如酱釉、褐釉、青釉、茶叶末釉、兔毫、天目、镂空等,可谓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它独特的划花、剔刻、白地黑花装饰艺术上在古代曾经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的陶瓷生产 。

深藏不露的隐士:磁州窑

文章插图
从馆藏陶瓷枕来看 , 白釉黑花卧女枕 , 其赭黄 色衣衫即施了一层赭黄 色化妆土 , 上绘黑花 , 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 。
俗话说:磁州窑是个筐 , 看不明白往里装 。这是说 , 在北方生产的民窑瓷器如果不能判别是哪个窑口的 , 那就是磁州窑的 。当然了 , 您不会连定窑、钧窑、耀州窑也看不明白吧?磁州窑的特色是白地黑褐彩绘 , 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 , 您看观复展出的“磁州窑白釉黑花唐草纹梅瓶” 。
深藏不露的隐士:磁州窑

文章插图
文字是磁州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宋、金、元时期磁州窑装饰的又一主要特征 。陶瓷装饰上书体多为行草 , 大多字体道劲 , 结构严谨 , 运笔有力 , 很显然这些绘工是有相当功力的书家 。
受定窑影响北宋磁州窑装烧方法有多种 , 对于深腹碗、罐等圈足器或平底器 , 采用三*支钉、三足支垫垫烧 , 瓶、罐等高形器采用亚腰形支垫垛烧 , 有些精美细瓷采用一匣一器法烧造 。浅式碗、盘则采用支圈或支垫一匣多器仰烧 。另外还发现有支顶碗(盘) , 是用来放在筒式匣钵最 底部起支撑作用 , 即顶碗覆烧 , 此法可克服瓷器芒口的缺欠 , 内底虽有砂或一周无釉现象 , 但优于芒口瓷亦比叠累正烧产量高 。受磁州窑顶碗覆烧法的影响 , 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很多窑口金代均采用此种方法烧造瓷器 。灵武窑装烧方法博采众长 , 达八种之多 。一般碗、盘采用顶碗覆烧法烧造 , 罐、大盘类用支圈正烧法生产 。精细白瓷碗、杯等则用一匣一器法烧造 , 瓶、瓮等大型器用工字形支垫垛烧 , 小件碗、钵类采用芒口对烧 。除此之外 , 还学习邻近一些窑口的搭烧法即在瓶、罐等器肩部刮掉一圈釉 , 然后在上面扣一件碗、钵类器 , 这种见缝插针的烧造法既合理利用空间又提高产量、节约燃料 。
深藏不露的隐士:磁州窑

文章插图
在过去的考古调查中曾发现临水窑窑址 , 出土百余件青瓷碗 , 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开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妆土 , 上罩以青黄 色透明釉 , 化妆部分显现出黄白色 , 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级阶段 。
因磁州窑的胎土中、含有较高的铁和钛、因此所烧制瓷器的成品其胎色较深 , 为此烧制白釉器时、常在瓷器的胎釉之间加施一层白色的化妆土 , 而该工艺也己成为磁州窑的基本特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