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孩子未必就是乖孩子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嘛?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认为听话的宝宝才讨人喜爱,才是乖宝宝 。事实上,家长的这种观念很容易误导宝宝 。那么,在成长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听话的宝宝”呢?
网友linlin:我家宝宝两岁半了,最近喜欢跟我们唱反调,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偏要去做 。每次为了阻止他搞得我们精疲力竭,却感觉他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了 。看到朋友的孩子总是很乖很听话的样子,真是只有羡慕的份啊 。我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宝宝变得听话呢?
【听话的孩子未必就是乖孩子】大多数中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好带,能省去许多麻烦 。有些家长对孩子表现出的反抗行为很反感,而对那些惟命是从、听话的孩子更为喜欢 。其实,每位家长心目中对“听话”的定义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否“听话”来评判孩子的行为 。
家长不应该刻意培养“听话的孩子” 。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正是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儿童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
孩子的“听话”应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动,鬼主意多,家长应做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在学习和对待事情上,这些就有赖于父母以身作则 。如果孩子出现打架、骂人等不当行为时要及时纠正;当孩子出鬼主意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乐趣,引导他们应用在实际生活上 。
国外专家认为,容忍孩子“不听话”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 。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聪明的父母应当适时适当地给孩子一点儿“不听话度”,这就是对他们创造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 。
育儿专家建议:不要刻意培养“听话的乖孩子”,这是因为里面有很大的危害哦!
【推荐阅读】
不听话行为之十二:不听话
第3封信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