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教授的马加爵心理报告:不是因为贫穷::

【::犯罪心理学教授的马加爵心理报告:不是因为贫穷::】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发生之后,一些媒体,包括马加爵本人,都在把犯罪动机归结到他的贫困背景上 。前不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全面调查,她研究了此案所有相关材料,访问了办案人员,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发现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之后做出上万字的《马加爵的犯罪心理分析报告》 。    李玫瑾教授认为,将“贫穷”归结为马加爵犯罪动机起点的归因并不全面,也并非真实的问题起点 。如果以这种归因解释马加爵的犯罪动机,很容易以“一般的社会理由”遮掩“个性中的问题”,进而误导人们对于马加爵犯罪心理原因中重要因素的判断 。    她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同时,他的犯罪心理、犯罪方式与手段,又与他的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    近日,采访人员对李玫瑾教授(以下简称李)进行了采访 。    “我认为,导致他杀人的,不是因贫困而引起的自尊问题”    采访人员:马加爵案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你为什么最近才去云南进行调查?    李:上次一家媒体采访时我还在抱怨,这样的案子我们学者接触不上,因为我也只能看到媒体的有关报道 。心理分析研究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接触完整的东西,就不可能做到客观真实 。公安部有关业务局领导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次机会 。    最初我对马加爵的犯罪动机也有错误的判断,也把他归到穷人的自卑上,即由自卑的敏感引发的 。但是当我知道他杀害的四个同学当中有三个是和他一样的贫困生后,我就觉得用贫困为理由解释不通 。如果他杀害的不是贫困生,可能他平时就有对富人的这样一个情结,但是他显然没有 。    采访人员:你在云南见到马加爵了吗?    李:我遗憾的是没有见到他,问卷是别的同志帮我问的 。马加爵现在情绪反应非常强烈,带马加爵到学校指认现场,他浑身颤抖,不敢看 。指认现场回来不吃不喝,他现在是但求速死来解脱 。    采访人员: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生命?    李:我认为他现在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开始有情感反应,知道恐惧了 。但是杀人的时候他却连杀三天,第三天还杀了两个人,而且一直睡在那个房间 。那个时候他对生命没有一点感觉 。    我在问卷中问他,你对你的杀人行为后悔吗?他说,被抓之后尽量不去想后悔,尽量不去想作案的事 。他在逃避 。    我问,逃亡一生和杀害四个人,二者你认为选择哪个更值得?他回答,我以前没有想过,逃亡的时候想过,觉得自己傻,可以选择吵架就算了,没有必要杀人 。    从这点看,他在逃亡期间已经觉得自己错了 。只不过他这个认识来得太晚,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采访人员:你认为马加爵能否代表一个弱势群体?    李:应该说马加爵是有贫困背景的 。马加爵能够代表那些家里没背景,完全靠自己和只能靠自己的那批人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个群体只意味着他们要面临更多的挫折,因为他们有很多愿望不能轻易实现,贫困群体遇到的挫折感,肯定会大于富裕群体 。    采访人员:他的贫困背景,和他杀人有多少必然联系?如果马加爵不是那么贫困,他会那么敏感吗?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李:我认为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贫困会导致他们面临更多挫折,并不能导致他们必然犯罪 。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有犯罪的,犯罪的类型各种各样,杀人的类型多种多样,和贫困没有必然联系 。    马加爵杀了四个人,其中三个同学都跟他一样,是贫困生,如果因为贫困而杀,他就不应该杀贫困生 。    马加爵说,我跟邵瑞杰很好,邵还说我为人不好 。我们那么多年住在一起,我把邵当作朋友,真心的朋友也不多 。想不到他们这样说我的为人 。我很绝望,我在云南大学一个朋友也没有,我在学校那么落魄,都是他们这样在同学面前说我 。我在云大这么失败,都是他们造成的 。他们在外面宣传我的生活习惯,那么古怪 。我把他当朋友,他这么说我,我就恨他们 。    在云南大学,有那么多的贫困生,而从马加爵的供述看,他与交往最密切的有贫困背景的同学都相处不好,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因为他的贫困状态导致的 。    现在,因“言语不慎”而招来杀身之祸的四名被害者,已无法申辩他们的理由,更何况有两人并不在言语不慎的范围内,第一个被杀的唐学李,根本没有去打牌,更谈不上言语不慎,只因为他暂时借住在马加爵宿舍里,妨碍了马加爵的杀人计划,因而被杀 。最后一名受害人龚博更是无辜,他只因为过生日没请马加爵,而别人又用此事教育马加爵:“就是因为你人品不好,所以龚博过生日都没叫你”因而被杀 。    所以我认为,导致他杀人的,不是因贫困而引起的自尊问题,马加爵自己也讲了,是他做人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