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科创板、合并沃尔沃,吉利要讲一个怎样的新故事?( 三 )


2006年,吉利第一次出海参与汽车行业公司收购,成为汽车制造商英国锰铜的第一大股东 。吉利通过此引进了英国黑色出租车的中国版本“吉利英伦”,完成了第一次产品线的升级 。此后,吉利又完成了对澳大利亚变速器制造商DSI的收购,借此摆脱了在变速器技术上的外部依赖 。
吉利的下一个标的是福特旗下的豪华品牌沃尔沃,这次收购至今仍是汽车行业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蛇吞象交易,从中可再一次窥到李书福的魄力与极佳的商业洞察力 。
彼时,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福特为求减亏选择抛售部分非核心品牌资产 。沃尔沃缺钱,吉利缺一个能支撑其转型的高端品牌,双方各取所需,吉利最终以18亿美元的价格将沃尔沃收入囊中 。2010年,吉利全年的净利润为13.7亿元,要收下沃尔沃需承受不小的资金压力,吉利对品牌升级的渴望可见一斑 。
完成收购之后,吉利并没有急于将沃尔沃进行整合,反而选择“放虎归山”,给予了沃尔沃极大自主权 。在此后十年的发展中,沃尔沃全球销量持续上升,2010年至2018年,沃尔沃全球年销量由37.35万辆增至64.23万辆,在华年销量由3.05万辆持续增至13.06万辆 。
但是,市场对吉利采取的“放养”策略存在争议 。沃尔沃的销量虽涨势可观,但是其与BBA(宝马、奔驰、奥迪)的差距却在扩大,2010年沃尔沃全球销量落后ABB 60至90万辆,2018年差距扩大为120至160万辆,在华销量差距从11至20万辆扩大至50至55万辆 。
品牌进阶需要提速的吉利,与产销规模还有提升空间的沃尔沃,都需要进一步地向对方汲取能量,扩大协同效应 。现阶段,吉利与沃尔沃已经对外传递出了合并的信号,或将在吉利成功登陆科创板之后推进合并进程 。
除了收购沃尔沃,吉利的另一大动作是不断增持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的股票 。通过在二级市场持续小批量购买,吉利以大股东身份持有戴姆勒9.69%的股份 。收购沃尔沃并入股戴姆勒后,从“改装车”出发的吉利,已经成为了国际汽车市场的玩家之一 。
李书福的创业生涯中,有着收购沃尔沃这样的神来之笔,但夸下的海口也并非全都兑现了 。
2013年,吉利曾定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三年内改变自主品牌不如合资品牌的现状;五年以后吉利母品牌将直接与通用、大众、丰田等国际品牌对标 。至今,五年期限已经过去,但吉利与两大目标之间的差距仍旧不小 。
复盘吉利的发展之路,其对海外优质品牌的大力投资与收购成绩斐然 。但是,品牌建设与自身产品力的打造似乎相对滞后,长久以来,吉利都致力于冲出低端市场,但是旗下产品能与合资品牌有一战之力的似乎并不多 。
无论是从市场反馈,还是平均销售价格来看,吉利都仍然囿于中低端市场 。
吉利在2017年推出的中高端合营品牌领克汽车,在2018、2019年度的销量分别为12.04万辆、12.81万辆,与主流合资品牌相比仍有极大差距 。布局新能源车领域的几何汽车,在销量成绩与品牌认知度上也无法与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比较 。
品牌升级依旧是吉利未来战略的重点,也是传统车企在汽车产业变革中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但是,在收购海外优质资产之余,吉利更需要思考的或许是如何以产品为核心,完成品牌升级战中的内功修炼 。
【本文作者李婷婷,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深响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