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美到窒息

北宋官钧紫红釉瓷器,是北宋钧瓷烧制技术达到顶峰阶段的制品 。民钧紫红釉瓷器的出现才应视为钧瓷诞生的标志 。烧制成功用紫红釉装饰瓷器的年代,就是民钧窑的创烧年代,也即钧窑的起源年代”——这是本末倒置、因果颠倒的“推理”,更与出土实物相矛盾 。

钧窑,美到窒息

文章插图
要全面研究钧窑瓷器,必须了解钧窑所处的历史环境 。钧窑的兴盛与宋徽宗密切相关,他的审美情趣爱好,直接反映在钧窑瓷器的造型之中 。如尊、匝等仿古代青铜器的造型,与宋徽宗好古之癖相关,洗子等文具则与他爱好书画相关,而花盆等则是为点缀艮岳园林用的特定产品 。除此之外,宋钧窑瓷器造型尚有碗、盘、瓶、盏托、枕等 。尊、洗和花盆是钧窑的主要产品,碗、盘的产量较少,而元代钧窑系产品中,碗、盘则成为主要产品 。
在瓷器的世界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钧瓷的一大魅力所在,自古以来,钧瓷都是收藏家的最 爱 。2010年,清代乾隆长颈葫芦瓶拍出了2.5亿港元的价格,震惊全国,然而在同一年,乾隆“吉庆有余”转心瓶又拍出了5.5亿的天价 。
钧窑,美到窒息

文章插图
钧瓷的艺术美,是通过独特的窑变工艺而取得的,它不同于人工的绘画雕琢艺术,具有特别的古典美,使人感到绮丽、丰盛、独特,给人以诗一般的沉醉和醇美的艺术享受 。
均瓷胎质细腻坚硬,较为沉重,主要色为红色和蓝色,其釉为乳浊釉,乳浊釉的好处是可以遮蔽胎色 。釉中含铜,所以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 。钧窑瓷器的颜色并不是入窑前就已经确定的,而是经过高温后金属离子所呈现的,所以又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其成品色主要为玫瑰紫、海棠红、茄色紫、梅子青、深紫、米色、天蓝、胭脂红、朱砂红、葱翠青,以及窑变的各种颜色,各色错综相间,绚烂多彩,气韵非凡 。
钧窑,美到窒息

文章插图
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 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 。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其中以扒村窑质 量 最 好 。
【钧窑,美到窒息】钧瓷上的五彩色斑并非刻意画出来的具象图案,而是随意点、洒并在高温烧制时产生窑变,从而形成一幅幅抽象图形,这样反而给观者带来无限遐想空间 。从钧窑的抽象图形中看到夕阳残照、飞云流水、暮鸦寒林、仙山环阁、浪激飞舟……真是秒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