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硬科技,做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的助推者

“从上交所到更多的创投机构、中介机构、券商 , 希望更多机构关注硬科技发展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在2020年全球硬科技大会平行论坛“中国硬科技科创板上市创新与发展峰会”上说 。
“硬科技企业具有技术先进性 , 科创板开板以后机会将越来越多 。随着科创板相关机制逐步成熟 , 相信对硬科技企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科创板设立一年多以来 , 对整个投资界乃至资本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及影响 , 李浩认为有以下三点明显变化 。
硬科技备受关注资本角逐进场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 , 目前半导体领域投资已经超过TMT、移动互联网 。两年前半导体领域投资金额大概是1亿多 , 而今年已经达到500多个亿 , 投资金额急速增长 。与此同时 , 中科院体系内变化也逐渐明显 , 从十年前的一两个人搭班子到如今有超过100人的团队大家共同来创业 , 可以说项目的发展速度到企业估值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创业这件事除了技术以外 , 还有资本、管理、市场、产业以及众多资源的调配和整合 。”
解放思想硬科技创业氛围开放
从互联网创业到近年来的科技创业 , 可以看出相关政策对于科技创业的扶持也越来越多 , 同时体制内也逐步形成解放思想、宽容失败、鼓励试错、加强创新的观念 , 形成了更加包容 , 崇尚科技创新 , 认可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精神舆论氛围 。“创业者从之前体制内的副研究员、研究员 , 到如今中科院体系内前任副所长、所长、院士、准院士等人 , 真正是科研界的‘863’、‘973’进入科技转化的主赛道 。”李浩说 。
雪中送炭陪伴企业成长
【逐鹿硬科技,做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的助推者】“科创板的推出加快了初创型企业上市的资本道路 。打个比方 , 如果把科学家创业比作孩子入学成长 , 那么公司成立是上一年级 , 登陆科创板则是进入大学校园 。而中科创星做的就是帮助企业在学习成长直至登陆科创板过程中 , 顺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甚至课外补习班的相关课程 。以往‘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十几年努力 , 通过高考才能步入大学 , 而现在企业创业过程中 , 因为有了更好的‘师资力量’ , 汲取了‘更全面的营养’ , 可能只用七八年甚至四五年的时间就达到科创板上市要求 。作为投资机构更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就着手参与企业发展 , 而不仅仅是在Pre-IPO阶段注资投入 。”
随着科创板的开板 , 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 比如之前一个初创企业从成立到IPO , 需要经过A轮、B轮、C轮等各个阶段的磨砺 , 而现在经过天使轮 , 再通过里程碑事件进行二轮大规模融资 , 部分企业就可以直接申报科创板 。同时 , 头部机构对头部项目的争夺比以往更加向上游集聚 。
目前中科创星已经投资了300余家硬科技企业 , 包括中科微精、源杰半导体、羚控电子、奇芯光电等等优质硬科技企业 , 无论从技术先进性还是企业发展再到行业前景来看 , 如果有更多的中介机构为硬科技企业赋能 , 相信他们都会给机构带来超预期的回报 。
最后李浩表示:“未来我们希望继续全力投入硬科技投资 , 挖掘更多硬科技隐形冠军企业 , 中科创星作为创业者的最佳合作伙伴 , 无论是中科院体系内的科技IP还是准备走向IPO的科技企业 , 我们都希望从孵化阶段开始 , 与硬科技企业一路同行 , 直至他们成功登陆科创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