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强蹭热点者开始焦灼了 该类行为会被“秋后算账”

_原题为:A股强蹭热点者开始焦灼了
摘要【A股强蹭热点者开始焦灼了 该类行为会被“秋后算账”】资本市场流量为王的时代,站在风口的猪也能起飞,于是,部分上市公司打起了“强蹭风口”、“强行搭车”的主意 。不过,风过终将留痕,该类行为不仅会被“秋后算账”,还将迎来监管“强风”,昔日强蹭热点者,开始焦灼了 。(证券日报)
资本市场流量为王的时代,站在风口的猪也能起飞,于是,部分上市公司打起了“强蹭风口”、“强行搭车”的主意 。不过,风过终将留痕,该类行为不仅会被“秋后算账”,还将迎来监管“强风”,昔日强蹭热点者,开始焦灼了 。
9月25日,证监会表示,部分上市公司利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误导性信息,如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蹭热点,违法违规披露信息 。证监会已对4家公司立案调查,对12家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并评估总结互动平台存在的问题,加强平台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蹭热点”伤害市场诚信基础,尤其是与资本运作共谋的行为,还涉嫌操纵市场 。在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注册制逐步扩围的背景下,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更应与市场坦诚交流,监管也应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让违规者“及时补票并接受处罚” 。
首先,在监管允许尺度内回应市场关切,原本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的最佳方式,但是“蹭热点”破坏了互动生态的诚信基础 。
2020年,资本市场热点中抗疫无疑最具流量,笔者以“口罩”为关键词在互动平台检索发现,今年前四个月有关口罩的问答信息超过12000条,然而直到目前,仍有部分上市公司未能通过生产合格测试 。其中,更有上市公司曾转战多个风口,至今无一落实 。
违规上市公司蹭的热点当然不限于口罩,特斯拉概念火爆时,有公司将特斯拉放入目标客户进行披露,尽管双方并无一分钱合同;芯片题材升温,又有上市公司在潜在下游客户中放入芯片业龙头,面对投资者追问则以公司愿景作答等 。
这些行为无疑伤害了互动平台的设置初衷,也降低了相关上市公司的诚信度 。如今,有投资者在留言中直斥上市公司蹭热点,要求其对具体情况坦率作答 。
其次,上市公司“蹭热点”的背后,部分资金借机炒作,相关主体甚至涉嫌市场操纵 。
从表面上来看,上市公司“蹭热点”的直接效应是股价上涨、交投活跃 。但是仔细研读可以发现,部分上市公司蹭热点,实则是为了与资本运作相互配合 。令投资者倍感迷惑的“利好和利空交织”中也可能暗藏套路——“上市公司搭车热点——股价上涨——股东减持”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虽然并未减持,但是面临股权质押、时点做账等压力,相关上市公司蹭热点公告“及时救场” 。这些行为表面上是孤立进行的,但实际上利益相关,相关主体的行为可以说涉嫌操纵市场 。
第三,各方对于A股市场“蹭热点”的监管逐步加强,甚至形成合围之势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蹭热点的监管和执法愈发完善 。早在去年6月份,“两高”就发布《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进行了具体明确,其中包括“利用信息优势操纵”,即“通过控制发行人、上市公司信息的生成或者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时点、节奏,误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影响价格或交易量,并进行交易或谋取利益的”行为 。
今年8月30日,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指出,将根据上市公司风险严重程度和受监管关注程度不同,将上市公司分为四个等级 。其中,被列入非正常类等级的指标中还包括了一项“公司涉嫌利用热点概念、信息披露炒作公司股价”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