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入了解元青花才能更好拥有

元青花已埋没了几百年,于民国初年被发现,五十年前才被公认的 。事情由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引起 。20世纪20年代,旅英华裔古玩商吴贲熙带着一对罕见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来到玻璃厂出售 。这对象耳瓶原供奉在北京智化寺,颈部记有62字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 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闔家清吉子女平安 。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遗憾的是,这对珍贵的元青花瓷器被当时所有的古玩高手判为赝品 。“元代无青花”似是当时古玩界的共识 。

只有深入了解元青花才能更好拥有

文章插图
元代器物多选用手艺拉坯或脱坯成型技术,在瓶、罐等器物内壁通常会流下显着的指纹和旋纹,假如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即是选用现代注浆成型技术出产的等级低仿品 。还有但凡了解景德镇陶瓷制造技术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 。“板刀”的呈现最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前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 。换句话说,即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今后的瓷器才开端修整内壁 。有些拷贝者不了解这点,仅仅根据图录进行制造,常常弄巧成拙修整内壁 。所以看到元青花呈现修正内壁那即是仿品 。
有些元青花仿器腹部、足部不见接口,有的赝品为了省工时,把盘口罐颈部接口对接在明显的上方位置,违背了时代特征 。元青花梅瓶、玉壶春、除六棱八棱外腹部必须有内接口,这才符合当时工艺 。有些仿品为了遮掩新作新胎,把器内施满釉,而真品只有在元末时出现非常少的罐内、瓶底施釉,而且非常稀薄,手感滑润 。有些仿品器内接口有10毫米左右的带状接痕,而且留下修理毛刺,没有真器接口风干的特征 。
只有深入了解元青花才能更好拥有

文章插图
元青花这个词家喻户晓,以至于今天人们说起青花瓷的时候,第 一个想到的,就是元青花 。而且对于多数人来说,除了元青花,就不知道还有什么青花了 。
据介绍2005年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卖,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最 高拍卖报价 。文物界专家学者因为,元青花在全世界缺少400件,市面上大量涌出的元青花大多数是假货,这一说法我自个认为是不正确的,虽然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没有无缺的元青花;但不代表人世就没有元青花或讲世上只存300多件一说 。中国改革开放已有30年,在这30年国内大规模的搞缔造,旧城改造,新城掘起,三峡水库缔造,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房地产开发等等,还有另一方面盗墓者近几年也更加高傲一世,不断的盗取国家地下宝物,因上诉各种标明:出土传世的元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五颜六色、斗彩,釉下彩,五颜六色及其它高古瓷不断浮出水面 。
只有深入了解元青花才能更好拥有

文章插图
元青花虽然取得杰出的成就,但确实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以至于在明清两代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不见 。而青花瓷真正大放光彩,还要到数十年之后的明代永乐宣德时期 。
【只有深入了解元青花才能更好拥有】元青花精品器物多为拉坯,这也成为元青花胎体成型识别中最主要的特征 。用拉坯法事先制成若干段:下部、上部、口部等等,干后用泥条粘接,并粘上底部 。大罐内泥条均抹平做为护接头泥,防移位 。小型器物一般只挤出泥条痕 。手工拉坯成型法是一项极为高超的技艺,即使在古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