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请回答,1985( 三 )


所以,这三大痛点,亟待新的技术与思想去提供解决方案 。而“云电脑”便可以一举克服这三大痛点!
首先,每个人都可以在云上拥有一台超级主机,想用就用,可以随时扩充,不用就暂时归还到云里 。据测算,如果云电脑被广泛使用,可以减少50%以上的算力浪费 。
据“无影”项目负责人、阿里巴巴研究员刘国华介绍,“无影”支持无限扩容,单应用资源可弹性扩展至104核CPU、1.5T内存,轻松应对高性能计算需求 。不仅具备传统电脑的所有能力,还能够做传统电脑不能做、做不好的工作 。
其次,云电脑解决了PC机需要不停升级的问题,只要将“云端”的超级计算机进行升级 。无影支持按需配置性能,同等性能下价格是传统PC的一半,同时支持无限升级,不需要3-5年就要淘汰更换一次 。
第三,云电脑的概念克服了使用场合的限制,因为所有数据都保留在云端,所以任何终端只要与云端进行沟通,便可以获得所需要的资料 。事实上,数据存储在云端,还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存在云端,不怕电脑丢失,不怕病毒,与阿里云数据中心享有同级别的安全防护能力 。
无影是云计算能力终端化的实体形态 。未来随着“云端一体”理念的普及,全民“上云”的时代即将到来 。
请回答,2020
早在1946年,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当时的计算机体积庞大,操作困难,还经常被机房里面的爬虫堵塞了继电器开关导致死机 。
后来随着技术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小,但当时的主流操作系统——DOS——需要各种复杂的指令体系,导致普罗大众根本无法使用 。
1985年,微软公司推出第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这款高度可视化、用户友好操作简便的系统,旋即淘汰掉了DOS中那些复杂的、古怪的、难懂的指令 。
从此,计算机再也不是高深莫测的玩意儿,逐渐演变成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带来了一波PC机全民大普及的潮流 。而PC的大普及进而促发了后日的互联网繁荣 。
任何一项技术,在它走出象牙塔、走进千家万户的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爆发的时刻,也叫“奇点” 。奇点之前,一门技术最多只能少数人在小圈子里面使用,是奢侈品——而奇点过后,这门技术开始在普罗大众大范围扩散 。引爆这一奇点的,往往是一个产品或理念上的创新 。
凯文凯利在他的著作《必然》中对“奇点”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
……它就像一列正在远处加速的火车 。起初,人们只能看到它的头灯,像两颗遥远的星;一点点,人们听到它的引擎轰鸣;声音越来越大,灯光越来越亮,站台上的人们已经看得清他的轮廓,它越来越快,离站台越来越近……当它驶过站台的时候,速度已经相当快,“嗖”的一下子就过去了,人们还在端详,却发现根本看不清细节,当所有人都回过神的时候,站台上只剩下它远去的背后飞扬的尘土……
今天,2020年,尽管普罗大众对云计算的概念还处在一知半解之中,然而云计算这项技术的爆发“奇点”已经临近 。
随着“云钉一体”和“云端一体”的深度融合,钉钉作为云计算时代的操作系统,“无影”作为云平台的个体化终端,将极度降低操作云计算的门槛与难度;可以预见,随之而来的,会是一波云计算的全民化大普及 。
多少年后,当我们回看2020年的时候,会不会像今天的人们回看1985年微软公司推出Windows 1.0系统的时候 。正如当时很少有人能够洞悉一个PC大普及的时代即将降临;今天,人们同样是不知不觉,一个全民云计算的大时代,正在不远的前方向我们呼啸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