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瓷器的主要特点及真伪鉴别

新仿元青花没作旧的一般釉面火气较重 , 表皮有贼光 。经过作旧的有的虽没了火气贼光 , 也没有老物应有的宝光 。酸蚀的釉面显浑、发死 , 与真东西光亮显然不同 。
元青花另一奇为“纹饰繁密” , 却繁而有序、层次清晰 。“元代的画工在这类青花瓷上真是费尽心思 。假如把一件元青花大盘上遍布的装饰花纹拿下来 , 重新组装后再贴上去 , 肯定做不到那么恰到好处” , 李知宴先生说 。

元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瓷器的主要特点及真伪鉴别

文章插图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 口部短小 , 肩腹部浑圆 , 下腹部瘦长 , 平底 。通体绘有青花纹饰 , 肩部绘杂宝及缠枝牡丹花纹 , 牡丹可谓花中之魁 , 象征“雍容华贵 , 大气超凡”;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 , 胎质洁白致密 , 青花发色苍翠浓艳 , 而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 , 都被表现得淋 漓 尽 致 。而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 , 显得错落有致 。
纹饰宜人漂亮 , 青花用料浓淡相宜 , 发色明丽 , 富有层次感 , 周身散发着美器的光泽 , 绘有象征“身份尊贵、帝王之气”宝莲纹 , 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 , 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 , 系该馆的“镇馆之宝” , 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 。
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几件而已 , 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 , 系该馆的“镇馆之宝”号称十亿元不卖 。所以近年来只要市场上一旦出现这样的梅瓶都是深受广大收藏家的关注和追捧的 , 而且价值都是不菲的 。
元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瓷器的主要特点及真伪鉴别

文章插图
元青花大器的绘画有几大特点:① 满绘器身 , 层次繁多 。七—九层纹饰为常见 , 有时多达十几层 。② 绘画文饰突出佛教、道教文饰和中华民族历史故事 。均是传统的中国文饰 。有人误把元青花说成是伊斯兰教徒定做 , 甚至伊斯兰工匠所为 , 就是忽视了这一条 。③ 至正型元青花大器的绘画工艺和艺术风格不仅前 无 古 人 , 而且后人难及其项背 。大气、豪放、潇洒、飘逸 , 显示了画师们非凡的功力 。可见元瓷画工并非一般之画匠 , 其中不少乃是当时顶 尖画师 , 流落窑头作画 。留下了这种大气庞然的不朽的作品 。④ 元晚期至正型的青花精品大器 , 基本上为蒙古皇 族、官家所定制征用 , 多数仍在皇 族官家就地留用 , 还有一些放在佛道庙堂使用 , 只有少数产品随征战各地的贵 族流落到世界各地 。民间也有一些定做放在庙堂供奉的 。
近些年来 , 我国及海外各大博物馆 , 一直通过民间收藏的渠道补充藏品 , 有名气的拍卖行公司也不断征集并拍卖元青花真品 , 使得元青花瓷器不断的面世 , 且数量越来越多 , 而且按照近年来有关数据统计(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北京保利 , 中国嘉德、香港福羲)等一些大拍卖公司拍出的元青花的数量都有很多 , 所以民间有一个说话 , 说民间没有真正的元青花 , 是不正确的 , 所以民间且国际市场上的元青花拍卖价格一直在不断攀高 , 这对元青花的收藏家和研究者是个鼓舞 , 对民间收藏也是个鼓舞 , 让更多的元青花一一面世 , 所以关注元青花收藏拍卖的人也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