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绘画可培养孩子四种能力( 三 )


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把他们天真的好奇和遐想引导到科学和艺术的轨道上去,绘画正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大胆想象、自由奔放的天地 。
幼儿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不是有目的的想象 。他们的想象也容易变化转移,一般是看什么想什么,听到什么想什么,接触到什么想什么 。画画时,一会儿画这个,一会儿画那个 。
5、6岁孩子的有意想象逐渐增长,让他画公园,他能想到公园的花、树、亭子等 。儿童的想象是很活跃的,如果我们注意加以引导,他们会创造出许多新奇的画面 。可以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让他想象故事的结尾,看图讲故事,都能调动孩子积极想象 。让孩子听一些歌曲、乐曲,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熏陶孩子的感情,也会启迪孩子的想象力 。对他们富于想象的画面应赞扬、鼓励,不应压制,允许他们“想入非非” 。
有个孩子画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水果(西瓜、香蕉、苹果、桃等),叫“百果树”,这是孩子的创造想象 。如果我们成年人打击孩子想象的积极性,想象的翅膀受到束缚,创造的火花也就泯灭了 。
对儿童进行绘画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透过绘画能力可以窥见幼儿智能发育水平,所以说绘画能力是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画画不好的孩子是不是智力就差了呢?那倒不能绝对地看待这个问题 。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对人的智力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叫做“多智力”的理论 。加德纳证实,人的大脑共有6种智力,每一种智力都受大脑的一个“小区”的控制 。其中有两种是人们熟悉的,这就是语言运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但人们对其它四种智力就很陌生了 。加德纳把它们归纳为:音乐智力、空间直观智力,身体活动智力、个人控制感情和体察他人情绪的智力 。
各种智力既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又能相互协作,对客观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 。因此,所谓“智力”,就是观察、分析、理解信息的综合性混合体 。然而,现行教育对儿童进行的“智商”测验,主要通过对语言运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进行测试是缺乏科学性的 。儿童智力的类型是不一样的,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具备全部智力才能,但及早发现孩子具有哪方面的优势并加以培养,因材施教就可能帮助他们早日成才 。
根据观察以及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资料反映,儿童的绘画能力和他们的智力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次序并不会颠倒 。不少学者经过研究,把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分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这个时期的特征 。
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美术教育家哥仙修泰纳收集了30万张儿童画来研究,把儿童画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①错画期:乱画各种线 。②图式期:用记号、象征、图式描画,稍具形状 。③对线发生感情时期:用线描画形状很感兴趣 。④想表现实物时期:用轮廓线画实物,但不懂得表现远近,故不大像实物 。⑤正确地表现形状的时期:懂远近、明暗,会写实 。
1943年赫伯特李德在《透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引用了白特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的分期:①涂鸦期:
2、3岁 。②线:
4岁 。③叙述的象征主义:
5、6岁 。④叙述的写实主义:
7、8岁 。⑤视觉的写实主义:
9、10岁 。⑥抑制时期:对所画不满而失去兴趣,11~14岁 。⑦艺术的复活期:青年期 。
1952年维克多罗恩菲在“创造与心智发展”中的分期:①错画期:
2~4岁,从无目的的乱画到有目的的乱画 。②前图式期,4~7岁,以图式记号表达自己的意念 。③图式期;7~9岁,主观的强调图式的特征 。④写实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