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绘画可培养孩子四种能力( 四 )


9~11岁,摆脱图式,描写得像实物 。⑤拟写实期:
11~13岁,表现形似而有孩子式的手法 。⑥停滞时期:
15岁以后停滞或感到没兴趣 。
根据以上几位学者的分析,尽管分期划分不尽相同,但仍能从中找出儿童绘画发展的共同轨迹:即开始时只能画一些没有形象的线,称之为涂鸦;渐渐从涂鸦的无意识到有意识表现,然
而仍看不出具体形象;接着发展为象征符号表达直观感受画实物对象;最后达到具备写实能力 。
根据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和观察,儿童绘画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涂鸦期;大约在1~3岁 。②象征期(又叫表象符号期):
3~5岁 。③主观感觉表现期:
5~9岁 。④视觉写实期:
9岁以后 。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
其一是遗传因素,其二是环境的影响 。
对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教育,或称环境熏陶,对儿童智力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尤为突出 。
儿童6、7岁以前学的东西,常常终身不忘 。许多人认为,学习某种东西有一个最佳时期 。
4岁左右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必要的音乐、绘画教育可以使儿童在这方面的才能得到迅速发展 。阅读和外语教学也如此,这个年龄的儿童虽然不识字,但通过语言传授,他们会很容易地记住并背诵 。
早期教育造就英才,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
1914年,美国有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赛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赛兹的儿子 。据说他一岁半开始受教育,3岁就能用本国语流利地读写;5岁开始学习生理学,居然达到开业医师考试合格成绩 。
6岁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入小学 。入学那天,上午9点编入一年级,可是,到中午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是3年级的学生了,而且当年就小学毕业 。
7岁因入中学年龄不够在家自学高等数学,因为古今语言学他早就学过了 。
8岁他进了中学,各科成绩出色,尤其数学出类拔萃 。很快中学的教学内容他都掌握了便退学自修 。
9岁、10岁两年自学,11岁进了哈佛大学 。
这种例子我国也有,少年攻读大学课程,这就是世人说的神童 。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不少成绩卓著的儿童 。自古说:
“10岁神童,15才子,一过20就是凡人 。”所谓神童并非超凡之人,儿童在某些方面较早地显示了才华,说明他们是经过早期教育智力聪颖的人 。有些人小时候成绩突出,成年以后就一定成大器吗?那还要看个人努力的程度 。也有不少伟大的人物是大器晚成的,像中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就是一个例子,他早年曾是个木工,57岁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90多岁时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 。
目前不少家长盼子成龙,看到孩子能画几笔,就到处寻师访友,打听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才,见到孩子能抹两笔国画,偶然出一些笔墨趣味就认为是“神童”了 。对儿童画画适当给以鼓励是必要的,如果过分宣传,对儿童并无好处 。
儿童学画需重视培养兴趣和毅力,因为在教育中,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人格因素 。有人查阅中外53名学者(包括科学家、发明家、理论家)和47名艺术家(包括诗人、文学家、画家等)的传记发现,他们除了异常聪慧以外,还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①勤奋好学,不知疲倦地工作;②为实现理想勇于克服各种困难;③虚心学习、实践,④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能成功;⑤争强好胜,有进取心,⑥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有高度的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