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之兰亭是哪幅画


画中之兰亭是哪幅画

文章插图
【画中之兰亭是哪幅画】《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 。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 。第一部分:剩山图从一座顶天立地浑厚大山开始,长篇巨制,拉开了序幕,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 。
第二部分中所画的山脉的发展变化发生了转折,随着山脉的层次变化,画中的树木、土坡、房屋和江中泛起的小舟更有一种层峦环抱、山野人家的萧瑟感 。
由第二部分至第三部分也是墨色变化最大,空间变化最丰富,第二部分也是呼应第三部分开始,黄公望画笔突转,略用皴染的坡与平静的江面,又向后延伸,画面由密变舒,疏离秀丽,又用浓墨细笔勾勒出画中水波、丝草,阔水细沙,风景灵动 。
第四部分,全篇画作笔墨最少,没有皴染,只有山,只有水,还原了自然的本真,构图上跨越第五部分,一片水沙,一段最长的留白,如同一年四季,时间流逝,岁月匆匆 。
第五部分至第六部分中宽远的白沙,留白处两艘小船并行江中,船上渔夫也只是点景,微小的身影,渺小的生命,在整片的留白中,一如一颗尘埃 。远处一片远山,笔的线描,墨的拖带,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在后面的大段留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