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价值可不是盖的

在鉴别元青花时,除了对器物常规的胎土、釉面、画工、纹饰、器足、手头,以及正常磨损和使用痕迹的辨别,还不能忘记对高仿品制作进展的信息重视和研究,尤其是对用特殊手段制作的高仿品欺骗性加以防备,要了解到真实的仿造信息不可忽视 。

元青花价值可不是盖的

文章插图
元青花是否有婴儿期? 多年来不少重量级的学者对元青花的出现认为“突然成熟,横空出世”,没有成长期,就像婴儿一蹴就到了成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理由是只看到成品,没有初创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这只能说明,元青花的快速成长的原因你还没有找到而已,有很多事物是不可比的 。
元青花的胎体普遍较厚重、胎质坚硬;胎内所含的杂质及铁质较多,呈现出颗粒状态突出,瓷胎断面处会有有偏狭形气孔或杂质留下的缝隙 。元青花的瓷胎老化干燥,但断面会呈现糯米光泽,这种情况在玉壶春瓶上最为明显 。大部分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 。
元青花价值可不是盖的

文章插图
元青花的颜料,以苏麻离青(或译作苏勃尼青)最为美妙,这是一种极为纯正而又个性突出的颜料,用它描绘出的青花瓷器,因有鲜明、大方、潇洒、立体感强等诸多优点而倍受人喜爱 。
元青花如何区分官窑和民窑?在历史文献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确切记载 。故宫博物院的一位陶瓷专家对《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采访人员说,元青花是否存在官窑瓷在学界仍然争议较大,并没有定论,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
元青花价值可不是盖的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同时也使景德镇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 心 。专家表示与其关注元青花在艺术市场上的惊人价格,不如关注其背后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
【元青花价值可不是盖的】南北交流也成了元青花成熟的一大动因 。王春城指出,中国自五胡乱华时代,就有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北方中原人员开始往南迁,“这部分人口大迁徙中自然包括艺术匠人,这种人口流动对于文化的交流有一定影响,在元代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