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nicM健行仿生完成A轮融资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7日消息,高性价比智能电动假肢系列产品研发商——BionicM健行仿生,已于2020年8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人包括:The University of Tokyo Edge Capital Partners Co., Ltd.(总部:东京,下称“UTEC“),UTokyo Innovation Platform Co., Ltd.(总部:东京,下称“东大IPC”)及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总部:埼玉县,下称“JST“) 。
BionicM是一家致力于提高个人移动能力的智能可穿戴机器人的国际化公司,通过将人型机器人技术和身体的有机融合,设计出了全新的机器人式智能假肢 。通过假肢搭载的传感器,实时感知用户意图和环境变化,控制电机输出合适的力矩和速度,提供动力帮助用户更好的行走 。
公司以创始人孙小军博士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从2015年开始创造性地将人形机器人技术跨界应用到假肢开发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为核心技术,胸怀“助人移动”Powering Mobility for All的崇高愿景,于2018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和中国深圳创立,公司在东京和深圳同步运营 。日本总部位于东京大学企业家广场(Entrepreneur Plaza),获得东京大学的备书和诸多支持 。曾获得美国SXSWInteractive Award和英国JamesDyson Award 。BionicM创始人兼CEO孙小军博士9岁不幸截肢,15年拐杖生活 。从华中科技大学到东京大学博士毕业 。2011年,24岁的他在日本残障福利帮助下首次安装假肢,随后发挥诸多问题,决心以假肢用户、开发者与创业者的三重身份,重塑假肢行业 。

BionicM健行仿生完成A轮融资

文章插图
【BionicM健行仿生完成A轮融资】BionicM智能电动假肢
BionicM从2015年在东京大学JSK机器人实验室开启研发,经过团队成员5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投入资金约2000万人民币,不断更新迭代8代样机,已研发出提高下肢截肢者移动能力的全新智能电动假肢,通过假肢搭载的多种传感器来感知用户的姿势和动作,基于仿生学进行控制,提供相应的动力来辅助用户行走,这将减轻用户疲劳,避免二次损伤 。同时,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对传感器获得的步态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能更好的感知用户的意图和环境变化,并且自适应去调节假肢来适应每一个用户的步态特征,帮助用户更轻松自然地行走 。
公司创始人孙小军博士介绍:“CASE”(联网,自动化,共享,电动化)为汽车行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和变化 。他认为假肢领域也会发生“CASE”一样的变化,特别是电动化和自动化 。假肢领域技术进步缓慢,被动式假肢占据主流市场,但是假肢的电动化是接下来的发展大趋势,通过电动化给假肢用户带来动力,帮助用户更好的移动和生活 。自动化是假肢具有学习功能,能更好的适应每一个用户的步态特征 。
首先是电动化 。智能电动假肢是让电机的作用如同人体的肌肉一样,支撑起身体,并提供动力让假肢可以伸缩如同人的正常腿一样自然行走 。而目前残疾人所使用的假肢,基本上都是靠着自身的力气来带动假肢,用户很容易摔倒,也特别容易疲劳,不能长时间走路,上下楼梯也要一步一步地抬起来走,不能交互式 。
其次是自动化 。通过假肢内置的传感器自动识别地面情况和读取用户的姿势步态,让假肢做出相应的伸直、弯曲等动作 。然后,通过连接云服务,将假肢用户的使用数据存储在云端,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不断地调整假肢动作,让假肢的动作更加符合每个用户平时走路的步态习惯,更像用户自己的腿一样地自然 。这可能又会牵涉到假肢用户数据共享等服务 。
孙小军博士表示: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我自己是一名工程师,可以设计更好的假肢,我以假肢用户、开发者和创业者三种身份决心改变这个行业 。而我现在,就想做着这样一件事情:让世界上的所有人包括每一位残疾人、老年人、运动不便利的人员,都能自由地移动行走,无所顾忌的参加社会活动,勇敢的追求梦想 。实现公司的帮助所有的人移动提供动力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