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儿童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文章插图
父母要是说:“今天爸爸妈妈都回来得晚,你做完作业就在家里玩,不要到外面看热闹,别学那些孩子 。”这样说反而会使孩子想:那我倒是要看看外面有什么热闹,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去看,我就不可以呢?
【儿童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假如你在一本书的扉页上题写这么一句话:“请不要读某章某节”,那么几乎所有拿到这本书的读者都会违背你的告诫,翻开书专门去读这一章节 。这意思是说,连成人都避免不了这种孩子式的逆反心理,更别说小孩 。
父母或许应该懂得,对于孩子的某些要求,你越是加以阻止,越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他们也就越发希望马上实现 。
一些父母关心孩子的品德教育,生怕他们做了不符合其年龄的事 。譬如有些书籍在他们看来会有害于孩子,就千方百计藏起来,不让孩子去接触 。结果使得孩子好奇心大发,跟父毋斗智斗勇,找寻“战利品” 。
父母禁止孩子做某些事,而又不加以解释,或解释得不能令孩子满意,最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为这最容易引起孩子的猜疑,他们会想方设法追根寻底,以期得到自己信服的结果 。这使有些孩子在遇到他们不能正确判断或解决的问题时,就会栽跟头 。
另外,逆反心理也反映了某些孩子特有的争强好胜和自尊心 。明知这件事做不好或不应该做,做的结果只会导致错误,但由于好面子,或者标新立异,而有意采取与大人相反的态度 。这会使他们性格中的某些弱点逐渐加剧 。然而,逆反心理并非只会产生副作用 。如能因势利导,认识其中的规律和表现在孩子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特点,就会使很多事情由不利方面转向有利方面 。
例如马铃薯最初在法国被人们视为“魔鬼的苹果”,农学家为了推广它,便采取了一个计策,他们让士兵白天全副武装守护它,到晚上才撤下岗哨 。这种把守的结果吸引了附近很多人的好奇心,他们晚上偷偷地把马铃薯移植到自己的果园里,从此马铃薯就在法国传播开了 。
一是当你所“掩饰”的事情真相揭开后,能给孩子带来好处:
二是目的达到后还要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样会使孩子很顺利地做他们有时不太愿意做的事 。但这种做法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孩子失去一种主动性,形成依赖心理 。
一旦好奇心减弱,或者懂得了一些事情,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或采取抵制措施 。所以除了适当利用逆反心理外,更多地还是要施以正面教育 。譬如用孩子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明白的道理告诉他:这事为什么必须做,不做会怎样,做好会怎样;另外一些事情为什么不能做,这些也要讲清楚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使其好奇心和好胜心转向有益身心健康的方向 。
逆反心理在孩子身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你是否认真观察过?
过分强调某件事情的危害性反而可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
你了解孩子的兴趣吗?他最关注什么事情?
你能把一件事的不好的方面跟孩子讲清楚吗?你通常采取什么方式来计?孩子愿意接受吗?如果不愿意,是为什么?
孩子在遵从你的意见时,你观察过他的表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