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蒙胧童事

老人们在劳累中变的更苍老,孩子们在忙碌中一天天地长大,每年的粮食总是不够吃,饥饿时刻不时向我们挑战,略宽绰一点的人家,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要垫补一些瓜菜,我们总不愿吃 。爸爸却总是说:你没赶上六0年的时候……
【四 蒙胧童事】冬天,是拣柴的好时候,因为在雪地上会不很费力地将一爬犁柴禾拉走,因严冬而萧条的山林也很容易发现干柴 。孩子们的主要工作是拣柴,要拣下一年烧的柴 。
我十一岁时,已独自拉起爬犁,带上斧、锯、绳子上山捡柴了 。当满满一爬犁柴禾拖起雪浪,连同自己飞速地从高山上滑下时,似乎一下子成了一位驰骋于林海雪原中的勇士,刹那间颇感神气 。危险当然是有的 。
十三岁那年,在一次从山上下滑时,我的左腿撞在隐没在雪下的树茬上,爬犁从身上冲下山去,失去控制跌进了深沟,雪从腰部、袖口、衣领等处钻进衣内,接触到汗淋淋的肉体立刻化成了水,那滋味可是难以描述的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爬起来,左腿肚钻心地疼,一大片青紫 。从那时起这个部位麻木了好几年 。
我喜欢绿色,而这里多半的时光没有绿色,这里到处都有树,冬天能绿的却不多,如果有绿色在身边,会感到很安然,心情好舒畅 。我常向往那满山满谷的、青翠欲滴的绿 。习惯于在漫漫长冬生活的我,总怀疑那是梦中的事 。
一次在拣柴时,我折了几根浓绿的松枝,却在往回走的路上丢了,令我好惋惜 。听说将鲜野果树枝插在装满水的瓶子里,在温暖的屋里就会生出绿叶,有的还会开起花来呢 。我这样做了,天天盼着它长出绿的叶子,盼它花儿绽满枝头,但终于没有 。爸爸说,屋里太冷 。确实,屋里的水缸会在夜里结冰,植物在这里怎会体现生命呢 。
这个散散落落有三十多户人家的生产队实在不算大,因为离大队远,这里也有学校 。校舍是在与我家平行且不远的一个百多平方米的半山腰小平台上的一座小草屋,后边和右边都是灌丛,左边有一户人家,前面是山脚的土坡 。这里通常有十几个学生和一个老师 。
有一至三个年级,同在这个教室里上学 。同学们以玩为本,兼学文化 。下课时会跑到山后边去疯打、掏鸟窝或摘野果,直到老师将手铃摇响时,才远远地往回赶 。同学们今天想念书就来,明天不想念了就回家帮父母干活,就变成“野孩子”,过几天再想念书时,经过父母的允许,便又成了学生 。老师曾换过好几位,其中一位是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这里称高老大 。
虽然也认不了多少字,衣服穿得还算囫囵,上衣胸兜里总是插一支笔 。他故做严厉,却有时竟和大家一起玩得忘了上课 。在这个教室里,如果有蛇或老鼠、松鼠之类的闯进来,都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尽可能消灭便是了 。
有一件是我一想起便偷偷自豪的事情,因此印象非常清晰 。
那是一个初春的中午,别人都放学回家吃晌饭了,我和哥哥却在学校山坡下的小河里玩了起来 。被阳光晒酥了的河冰很快便被凿开了个大窟窿,冰下的河床已经干涸了,于是我们发现了个秘密:里面有许多死鱼 。冰窟窿迅速被扩大 。被天然冰箱封存了一冬的鱼被捡出来了,还有一些略能蠕动的蛙,足足装满了一小筐 。我们满心喜悦,亢奋地唱起歌来 。
这足以让全家享受好几天了 。后来我们连着几个春天,去凿开那儿的河冰,再也没有发现一条鱼,一只蛙 。
要说这些同学里最有势力的就要数高老三了 。他家生活最好,象酱油、醋之类的奢侈品,只有他家才常用 。他们兄弟四人,除了高老大,个个爱打架 。他爸爸以前是生产队副队长,后来又当了队长,还是党员 。除了华玉海,谁都怕他们-虽然谁都不怕华玉海 。如果谁不顺从高家兄弟,挨揍是不新鲜的 。他领着大家偷苞米,偷向日葵,然后都得从他家后窗送到他家里去,谁也不会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