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学前幼儿的家庭作业


如何对待学前幼儿的家庭作业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既需要幼儿教师的科学施教,也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 合 。
在这一阶段,教师往往布置一些有趣味性、娱乐性或知识性的家庭作业,这对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与行为 习惯,增长见识,开发智力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做家长的,若能积极配合,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
有些作业属德育教育的范畴 。如在“三八”节时结合开展“爱妈妈”的活动,给孩子布置“为妈妈做一件 事”的作业 。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独立完成,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 。有的幼儿任性撒娇,甚至有 时打骂父母、爷爷奶奶,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与尊敬长辈有关,如在节日或长辈过生日时,给老人说祝福的话 、唱《祝你生日快乐》歌、作画等,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自然地培养尊敬长辈的情感与品德 。
再如让 幼儿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除做自己的事情外,像帮助大人拣菜、扫地、招待客人等,这些“作 业”,都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的活动自然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
有些作业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或动手能力的 。例如,在秋季,教师布置幼儿在家长 的指导下观察认识秋天的特征:树叶黄了,枫叶红了,许多花都干枯了,但菊花开得姹紫嫣红;秋天的果实有 苹果、柿子、核桃、葡萄等 。这类作业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效果会好得多 。在冬天,结合教水的三态变化的知 识,教师可让幼儿做制冰糕、冰花、冰雕的实验,这种作业,在家庭中很方便,而且,幼儿在家长指导下自己 动手,兴趣更浓 。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观察或表达的幼儿,家长可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多观察外面的世界 。如逛商 店可提醒幼儿观察商品的特性,走在马路上可观察过往行人、车辆特征,并让幼儿观察后讲述出来 。像上述这 些活动离开了家庭,就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条件而言,尚难办到 。
利用现代信息媒介开阔幼儿视野,开发其智力,家庭是得天独厚的场所 。电视中的少儿节日、动物世界等 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师一般都布置些有关的家庭作业,如有的教师布置幼儿看“开心国”、“蒲公英”节目,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看“动物世界”,增长幼儿的知识 。有个教师布置幼儿看《森林大帝》,讨论“雷欧” 是怎样成为森林大帝的,家长就可引导幼儿观看、讲述或讨论,得出“雷欧”从不欺负森林里的小动物,还保 护它们,所以才被动物推选为“森林大帝”的结论 。
从个别教育的角度看,家长重视幼儿的家庭作业,有助于幼儿的进步,像有的故事要求复述,课文要求背 诵,由于学校班里人多,单个复述或背诵的机会少,如果作为家庭作业,让幼儿复述给家长听,这对基础好的 幼儿是多了一次锻炼的机会,能增强其自豪感;对基础差的幼儿则是个别进行补习的好机会,同时还可以让他 们从父母那里得到关心、支持、鼓励与指导 。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只能作适当帮助或引导,决不可越俎代庖,以免养成幼儿的依赖心理


家园共育效果好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作为满满的老师,满满的吃饭问题,当然要管;而满满的妈妈,则更要管 。满满吃饭真的太慢了,因为“小朋友午睡了,她还没吃完”,这用餐时间至少也要一个小时了吧 。请满满的妈妈试想一下,如果在秋冬季,那饭菜还不冰凉冰凉了,再有营养再好吃的菜恐怕也难以下咽,经常如此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