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近180家企业,华映资本季薇:洞见是VC的必备技能( 二 )


这也正是华映资本两大进化秘笈,得以顺利从数字内容跨到消费升级的广阔天地 。一方面,营销方式的内容化、个性化,以及从全域营销到私域沉淀——基本已经是品牌商的标配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平台企业需要有变现能力,用户产生价值 。那么,大平台的商业化变现压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量 。
近年来,一批新国货品牌崛起:无论是自有品牌李子柒,还是人群代际变化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自嗨锅,都得到了年轻人的拥簇 。新国货时代,年轻人对国货更加自信,新品牌的天花板更高 。
季薇洞察到这样一个趋势:是数字化对c端的赋能给予了品牌力量 。从估值角度来看,新国货品牌已经到了非常高估值的阶段 。而华映资本做品牌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产品本身才是一切的根基 。
在新消费品牌的投资逻辑上,华映资本长期关注媒介的变革和产品的创新,新品牌、新服务、新的平台,供应链能力的出海和品牌出海,以及龙头企业的一部分业务重组 。其次,数字化的赋能给予品牌新消费崛起的翅膀 。
具体来看,横向上,华映资本聚焦于企业的数字化 。即企业内部从营销到协同办公,到人力资源管理等的效率提升 。此外,沿着产业上下游,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方向贯穿,不管是交易、撮合还是网络化协同等 。
这其中,供应链是华映资本的重中之重 。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特别在基本消费品的供应链是非常完整高效的 。这是一个巨量的市场 。在数字化能力和供应链方面存在优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就会有竞争力 。2020上半年,跨境电商B2C交易规模逆势增长28.7%就是一个佐证 。
当下随着国际争端加剧,直接创业出海比较困难 。但是对于垂直细分领域,优秀的产品能力和供应链能力是接下来第二波的出海2.0机会 。
退出活跃VC/PE开始回暖
洞见必备技能
“今年,资本退出市场非常活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高位 。过去一段时间,私募股权市场非常冷,不过整个市场也在慢慢回暖中 。”2020年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熊向东颇有感触 。
当下,中国创投圈在募资、投资、退出上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市场募资差不多4300亿,成功募资的基金是1069支,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9.5% 。今年上半年投资总金额是2669亿元,投向2865家企业,投资金额同比下降了21.5%,投资案例数也下降了32.7% 。
尽管如此,在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行下,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IPO风潮,VC/PE退出的春天也到了 。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认为,现在投资机构都在调整策略,今年6-8月同比投资增速非常快 。创业板注册制开放后,项目退出速度加快,投资机构对现有成熟项目的投资也在加快 。而且,市场上的GP在不断分化,尤其是2017年资产新规以后,能融到大额资金的是头部GP,除此之外,项目也在向细分龙头聚集 。
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刘昊飞将2020年的诸多变化视作市场的一个重大的激励因素:今年的资本市场是超预期的,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让资本能更好地集中到优质创业公司上 。
关于私募市场的未来趋势,华安财险副总裁张震认为有两个重点:一是私募基金募资难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能否打开体制,鼓励创新;二是保险行业资产配置需求和私募行业募资需求之间的通道需要打通 。这两个问题需要体制机制端与行业端共同解决 。
毋庸置疑,在风云变幻的当下,洞见是VC的必备技能 。在市场一片共识之下,尤其需要坚持洞见的驱动力 。季薇表示,在定位上,华映资本不是一家综合性的投资机构,而是始终坚持机构化的进程,注重对内部的数字化,未来希望做好“交易+服务”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