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让你分辨钧瓷的好坏

金代以后,钧红釉的使用方法出现变化 。这时的铜红釉被有意地描画于器物的某些部位,呈块状或条状,边界分明,规整而略显呆滞,但施铜釉的数量较多见,主要施于碗、盘等器壁上 。

细节,让你分辨钧瓷的好坏

文章插图
元代铜红釉的使用更加普遍,甚至出现用铜红釉书写文字的器物,铜红釉变得更加规整和可控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窑第 二》“元瓷”条:“元瓷之紫聚成物形,宋钧之紫弥漫全体 。”
由于宋钧名声大振金元以来仿钧之风遍及北方各地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元代末年钧窑系逐渐趋于衰落而江南地区仿钧又蔚然成风及至明清两代仿钧之风又悄然兴起以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江南地区仿钧主要有浙江的金华、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及广东的石湾窑等 。
细节,让你分辨钧瓷的好坏

文章插图
钧窑的兴起是和唐代鲁山花瓷的烧制成功与发展密切相关 。花釉瓷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 。斑点有的排列规整,有的随意点画 。由于大多装饰在深色釉上,浅色的彩斑更显得清新典雅 。这类花釉器的器型有罐、双系壶、花口瓶、葫芦式瓶、三足盘、腰鼓等,而以壶、罐为常见 。罐类又多双系,一般造型丰满,配以大块彩斑,气势庄重大方,具有典型的唐代风韵 。
钧瓷更加奇特的是,有的经窑变后出现奇异美妙的自然景观,有的像雨过天晴天空中飘浮的紫色云朵,有的向夕阳残照、飞云流水,激浪飞舟,幕鸦寒林、仙山楼阁、海市蜃楼、伯牙抚琴、雄鸡高歌等等 。见仁见智,妙不可言 。可谓观之如景,景随人意,使人陶醉入迷,爱不释手 。
细节,让你分辨钧瓷的好坏

文章插图
钧瓷在北宋臻于繁盛,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 。明代成化年间有较精致的仿钧红釉瓷器,但不久便断烧 。相传万历年间“钧”字因触犯了神宗朱翊钧的名讳,钧瓷窑厂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 。清代景德镇仿制钧瓷,雍正、嘉庆、光绪年间均有烧制,但主要集中在雍正年间,雍正七年(1729年)唐英曾派吴尧圃至河南调查钧窑釉料的配制方法,恢复了钧瓷的制作 。
【细节,让你分辨钧瓷的好坏】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汉族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的稀世珍品,为中国著 名的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之愧宝” 。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 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 。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 。钧瓷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一件钧瓷产品需具备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一是钧瓷的窑变艺术,钧瓷属北方青窑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一种乳浊秞,即通常说的窑变色釉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高温烧制后,会产生出如夕阳晚霞、或如秋云春花等,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