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让你生气时


当孩子让你生气时

文章插图




迎迎从幼儿园回到家里,独自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玩,可是没隔多久,她就缠上了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 。虽然妈妈再三劝说迎迎“自己到一边去玩,妈妈很忙,要做饭给大家吃”,可迎迎还是不愿出去,一不小心,还把厨房里的一叠盘子都摔碎了 。妈妈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孩子给生活带来很多的欢乐,但也有不少的困扰,小孩子做出一些事情让爸爸妈妈生气,也是常有的事 。
有一次和妈妈聊天,说起小时候那个淘气的我,妈妈经常说:“你那次实在是让我生气,真是恨不得打你几下,可打了以后又是自己心里痛,好几天都缓不过劲来 。”现在打孩子的父母毕竟少了,但还是有很多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忍不住怒气,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当孩子惹你生气时,你最好先要采取暂时退避或保持沉默的态度,这样可以使孩子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又避免了父母与孩子间的正面冲突,还可避免因在气头上说出过头的话伤害到孩子(要是真的伤害到孩子,真是再怎么后悔也不够呀) 。
当孩子惹你生气时,你还要向孩子表明你的不高兴的态度,例如告诉他,“你这样做妈妈很不高兴”、“妈妈要生气了”,让孩子知道他做了不对的事情 。但是要记住,你不能用伤及孩子自尊心的言辞,譬如“你这个小混蛋”这类的话 。与时同时,你要注意应该要立足现在,就事论事,而不要将孩子以往所犯的错误一一列举,更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说孩子,这会使孩子感到脸面过不去而产生逆反情绪 。
你还可以和孩子有个约定,当你生气时用某一个特殊的手势或动作来暗示,比如用右手食指点一点左手的手心等,以后孩子只要看到这个动作就会自己明白你已经生气了 。
如果向孩子表明了你的心情过后,孩子还不停止淘气,那就需要向孩子宣告你即将采取的行动:“你再这样的话,今天晚上就不给你讲故事了 。”“再这样把玩具到处乱扔,我就要把它扔出去了 。”这样既可以减少愤怒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可以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要有分寸 。如果孩子还不听话,那就只能采取一点处罚措施了 。
当然,生气过后也不要忘了恢复情绪,大人需要自我调整,而对孩子,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一个吻,或是一句“妈妈爱你”,让孩子知道你生气是因为他的不恰当的行为,而不是因为他本人,妈妈和爸爸还是爱他的 。
在制定家庭准则时,父母必须确定在他们的家庭事物中,哪些是执行起来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必须认真执行的家庭准则,哪些是执行起来比较灵活的家庭准则,这样做对你有所帮助 。实际上,让孩子知道有些家庭准则执行起来有商量的余地,那么在执行那些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家庭准则时,他们更愿意采取合作态度,就不会那么不分轻重,惹你生气了 。
文/潘捷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的练胆教育从幼儿开始






美国家长深知,人之初胆本小 。要想孩子长大后胆子大,就必须从幼儿练起 。
因此,美国家长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让孩子独居一室 。等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对黑夜的恐怖 。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卧室给孩子一个吻,说句:“孩
子好乖,我爱你,晚安!”然后就回自己的房间睡觉了 。孩子则手里拿着把塑料枪,或是布娃娃之类的玩具甜甜地进入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