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价格藏品价格查询

【田黄价格藏品价格查询】3月19日,一场石头拍卖会在南京举行,一块高17厘米,仅一本小开本书大小,重1560克的田黄,拍出了580万元的高价 。此前,田黄的神话早已存在,2006年12月,“明17世纪田黄雕瑞狮纸镇”(经名家杨玉璇雕刻)以4167.92万元在香港拍出 。纵观数次拍卖,除却历史价值和名家雕琢手笔之外,古时的“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实为不虚 。田黄,一块普通无奇的石头,但收藏者的喜爱,稀 缺的资源,热钱的涌入把它推向疯狂的顶峰 。作为石头收藏品中的一种,田黄蕴藏着关于历史、经济的诸多掌故 。而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作为高价投资品中的一种,田黄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田黄价格藏品价格查询

文章插图
田黄中的妙逸上品,无论是天生的贵胄还是新晋的名流,甚至不分盛世还是战乱,都是显贵高官们非要得之而后快的 。文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对田黄的钟爱则是源于价值观——即田黄所含的“六德” 。六德说的是“细、结、温、润、凝、腻”,人们在看到这样的衡量标准时,难免想到女性的种种特征 。秦时的藏家描写美妙的田黄珍品时这样说:“(其)肌理细腻,置之玻璃罩内,若甘皇后之坐鲛绡帐中也” 。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寿山溪在数百万年前的原始状貌,但是就目前人们对上、中、下三坂的划分,却是与寿山村的三条溪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即上坂是坑头溪流经的地域;中坂是坑头溪和大段溪汇合后流经的地域;下坂则是坑头溪和大段溪汇合后又与大洋溪汇合后流经的地域 。如果用溪水来解释田石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质地和色泽的差别,好像比较容易理解一些 。即上坂田石浸润的是100%的坑头溪水,这种水质中某种元素比较浓,所以被浸润的田石比较通透,颜色较淡;中坂田石浸润的是50%的坑头溪水,此时水质的某种元素比较中和,所以被浸润的田石比较湿润 。颜色也比较饱满;下坂田石浸润的是25%的坑头溪水,此时水质中的某种元素已经较淡,对田石的作用减少,所以被浸润的田石比较凝腻,颜色也比较黝暗,当然各溪的水流量不尽相同,这里不过是个比喻,或许这样才能解释田黄的成因及上、中、下坂田黄的区别 。
田黄价格藏品价格查询

文章插图
在今年西泠印社秋拍中,“文房清玩·印石三宝”专场竞投激烈,其中林清卿作田黄云纹薄意扁方章 517.5万成 交,每克成 交价高达15万,创单克田黄价格最 高纪录 。小小的田黄究竟有什么魅力,值得藏家为它一掷千金?
田黄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是最 高 级别的印章用石 。然而,田黄切制成章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一方六面平的素章所要用到的原石,一般为章体的三倍有余,所耗费的材料之巨,是普通人难以接受的 。而且切制章料还需要考虑到石材的绺裂及内外色差等因素,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由此可见,纵然有可制章的大型田黄材质,也需反复的考虑及斟酌,还要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这无异于一场豪赌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田黄方章是所有田黄制品中最 具升值空间且最 受 欢 迎的品种,无论新旧,皆是如此 。
田黄价格藏品价格查询

文章插图
透明石皮 一种很特殊的石皮,和白皮形成过程一样,也是被溪水沁浸,而被溪水带走色彩,加上田黄本身透明度高,就会形成透明石皮 。(两者的区别是,白色石皮除了色彩被带走,还由于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交换作用,表皮形成肉眼很难看出的微小白色泡泡,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石皮,而透明石皮的只是被带走色彩或泡泡很少,加上本身的透明度,就形成了透明的一层) 也有认为透明石皮是白色石皮其中的一种,也有认为透明石皮就是没有石皮(薄的透明石皮从正面看不太出来有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