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调而不简单的钧窑

【一种低调而不简单的钧窑】民钧和元钧走泥纹呆板 , 胎质粗糙釉不均 。金钧粗而发黄露胎多 。元钧几乎仅有大半截釉 。元器重而大 , 喜堆贴纹饰 , 釉流淌严重 。元以后仿品虽精 , 但纹饰呆板 , 失真不活 。断代主要原因靠胎、釉、纹饰 , 如:宋不加装纹饰 , 元半截釉 , 金元胎黄褐 , 显粗糙 。

一种低调而不简单的钧窑

文章插图
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 , 颜色既然可以出来这么多种.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 ,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 , 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 。传统钧瓷瑰丽多姿 , 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 , 可谓纷彩争艳 。釉质乳光晶莹 , 肥厚玉润 , 类翠似玉赛玛瑙 , 有巧夺天工之美 。
钧窑的气泡独树一帜 , 犹如虾眼嵌在釉中 , 又如水草上的水珠粘在流动的草上 , 这些气泡大小不一 , 深浅有别 , 有的散布在熔融的釉料中 , 真像是鱼籽 。在放大镜下 , 逆光看 , 可以发现凹下的气泡处 , 犹如一个个透光的小洞 。
一种低调而不简单的钧窑

文章插图
钧窑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1380℃之间 , 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 , 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 , 又结合了现代审美 , 器形饱满玲珑 。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 , 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 , 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
钧窑在宋元时期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生产 , 窑场的数量达到数百个 。但其核心生产区域是在古代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范围内 , 禹州市是河南省古瓷窑址最多的县 , 对禹州境内古窑址的全面调查、从1964年开始 , 截止到1984年底 , 禹县境内共发现窑址150多处 , 也是全国古窑址最多的县之一 。钧窑瓷器最早的生产地点、生产御用钧瓷的钧官窑遗址都位于禹州境内 , 使禹州成为钧窑当之无愧的中 心产区 。这些窑场的产品以供应周围地区的民间日用器物为主 , 在其生产的高峰阶段以“贡御”著称 。禹州境内的窑址具有产地分散 , 规模不大的特点 , 具有比较典型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特点 。
一种低调而不简单的钧窑

文章插图
钧瓷 , 以其色彩艳丽、艺术作风奇特知名中外 , 久享盛誉 。在国外 , 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 , 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钧瓷岂但在色彩上鹤立它瓷之上 , 在外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 , 自成系统 。钧瓷色彩之多 , 举不胜举 。知名的有: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茄色紫、葡萄紫、鹦哥绿、葱茏青、梅子青、天青及窑变的各种色彩 。相传以胭脂红、葱茏青和墨色难堪得之佳品 。
钧釉的红色是由于还原铜的呈色作用 。红釉中含有0.1~0.3%的CuO(氧化铜) , 还含有一定数量的 SnO2(二氧化锡) 。在天蓝、天青和月白色釉中 , CuO含量极低 , 只有0.001~0.002% , 和一般白釉中的含量相近 , 钧釉的紫色是由于红釉与蓝釉互相熔合的结果 , 钧瓷的紫斑是由于在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