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屡屡拍出天价,收藏正当时

所谓田黄,即寿山石中的特殊品种,因产于福建寿山村坑头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而得名 。其质地细腻、温润,手摸有滑感,并常有石皮、红格、罗卜纹等标志 。田黄作为我国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一块不到1平方公 里的田中出产,因此产量极其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田黄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田黄的质地优劣悬殊,价值高低差异极大,不能一概而论 。多数用于收藏与投资的田黄也仅是其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 。因此,如何品鉴上品田黄材或田黄印章就成为田黄初学者必须掌握的要领 。

田黄屡屡拍出天价,收藏正当时

文章插图
据市场调查分析,现在是:“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福建寿山乡寿山村不到一平方公 里的溪田里,因色相多为黄 色,因而称为田黄 。田黄质地较软,比重约在2.6克/cm3—2.65克/cm3之间,是雕得上佳材质,所以也被称为“中国的软宝石”、“软黄金” 。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全世界只有寿山溪沿岸两边数千米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中才有这种田黄,是“无根而璞”、“无脉而寻”的优质天然石材,其他任何地方都不产这种宝石 。且经数百年的开采,现在已绝迹,所以显得十分珍贵 。
【田黄屡屡拍出天价,收藏正当时】2015年东南秋拍上所拍的340克石卿大师薄意作品以2070万落拍,这块大田的来历为它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福州寿山当地的一对石农夫妇发掘的,他们随即花重金邀请薄意名家郭懋介(石卿大师)精心雕刻,之后则以当时的绝 对天价卖给了台 湾著 名收藏家潘文华,2011年中国嘉德拍卖,潘文华因为调整藏品之故送拍,当时拍了2012.5万人民币,创造了内地田黄拍卖的最 高纪录,也是当代雕刻田黄首 次突破2000万大关 。而四年之后,由于这位买家的资金出现了一些问题,才不得已将这块重量级田黄转手,但不得不说,如今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最终它还能拍出2070万,可见精品田黄的价值所在 。此件作品之所以是最漂亮的薄意作品,因为其质地非常之开门,皮肉分割,肉质细腻,熟成,形状标准,再加上鬼斧神差的雕工(大师工)造就了一个一代田黄的标杆 。只可惜这种顶 级质地的田黄作品却被某些对田黄似懂非懂之辈攻击,说这个是老挝田,殊不知老挝田和寿山田黄虽然照片上相似,但是有很大的不同 。
田黄屡屡拍出天价,收藏正当时

文章插图
田黄在泥水中缓慢生长难免要受到其它矿物质的沁色,沁色部分密度和含水量也有所不同,如果许多年不加以保养,受沁部分会更干硬,颜色也变得更深艳,情况严重时有要脱出的感觉 。此时用棉签蘸净水轻抹几次便自动愈合,颜色也会恢复浅淡正常 。
田黄被誉为“石中之 王”,产于福州市寿山溪及其两侧水田中 。在清朝十分受皇 族青睐,乾隆有一方田黄三联章,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并于1997年8月,中国国家邮电部将其印成小型邮票,并在全世界发行 。
田黄屡屡拍出天价,收藏正当时

文章插图
一般情况下,单层皮的田黄颜色有黄、白、黑、绿,色泽有浓有淡,分布有的整体统一,有的两面不同,还有的呈块状组合,质地也有优劣之分 。皮色纯如牙黄者,质地极为纯优,称为黄金黄田黄;黄而灰绿者,质微硬结,色泽偏黝;黑而微绿,皮清一色者,也属优质;皮色灰白浅淡的色泽多深沉偏黝;黑中夹有小块黄绿或小块灰白的,纹路粗杂,通灵度差,多为硬田黄或杂田石 。有的单层皮田黄,一面为白皮,另一面却是黑皮,即一面为银裹金,另一面为乌鸦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