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为何是男戴观音?为何是女戴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总结,有时候,看似一句很简单的俗话,背后却蕴含着许多的道理,因此,俗话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人们常说的这句俗话——“男戴观音,女戴佛”,那么,为何是男戴观音?为何是女戴佛呢?
据说,有三种说法 。
第一、形象

人们常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为何是男戴观音?为何是女戴佛?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远古时期,是母系氏族社会,而最早的姓氏,是带有“女”字旁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农业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从旧石器开始,就出现了父系氏族社会 。在古代封建时期很漫长的时间内,男子在社会上,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
于是在古代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古代的男子经常外出,或是经商、或是赶考,而由于男子比女子而言,性格相对急躁,所以就有了男戴观音的说法,因为观音的形象是慈悲的,能让男子性格柔和温和些 。
至于女戴佛,所说的是弥勒佛 。“三个女人一台戏”,相对于男子而言,女子比较容易小气,嫉妒,容易产生口舌是非,佛的形象是大肚弥勒的,象征着普度众生,度量宽广,也预示着女子能够包容 。
第二、谐音
人们常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为何是男戴观音?为何是女戴佛?

文章插图
古人非常注重谐音,例如“蝙蝠”、“葫芦”、“橘子”,谐音便是“福、禄、吉”,因此在一些寓意吉祥的年画、装饰上,都能看到蝙蝠、葫芦或者橘子的形象 。古人注重谐音,无可厚非,是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
之所以说“男戴观音,女戴佛”,是因为“观音”的谐音是“官印”,“佛”的谐音是“福”,在一些地区,还流传着“男带官印女带福”的说法 。
古代是“士农工商”,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古人通过科举而进入仕途,并且通过仕途,进而实现一生的抱负,如果一个男子官运亨通,那么则表明其前途无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他的家人也会得到庇佑 。与此同时,如果一个女人福如东海,那么也是一家人的福气 。
第三、阴阳
人们常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为何是男戴观音?为何是女戴佛?

文章插图
读过封神榜和西游记的朋友便清楚,在唐朝以前,观音是男身,也就是封神中慈航道人的形象,而在佛教与中原本土文化融合以后,观音才是女身,也就是西游记中观音菩萨 。
之所以说“男戴观音女带佛”,也是佛教与道教、与周易等讲究阴阳的文化融合的结果 。古人讲究阴阳平衡,而男戴观音、女戴佛,则是阴阳平衡 。
总结:
以上,便是“男戴观音,女戴佛”的三种解释,分别从形象、谐音和阴阳,三个不同角度解读,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更加合理呢?当然,这些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说法,并不是绝对,现实生活中,人们佩戴首饰,玉器,还因为美观等诸多因素,也会出现男戴佛,女戴观音的做法,而这些实际上都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赵国的将领不比秦国逊色,却为什么阻挡不了秦国的进攻?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不断,随着后期各国之间的征伐愈演愈烈,后期只剩下了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可以说当时天下的无数名臣猛将都是从这七国之中脱胎而出的 。到了战国后期,其余六国论总体实力已经远远不及秦国了,唯有赵国可以与之一较高下,”战国四大名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