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收藏天价频现,收藏正当时

元代时大量的青花瓷出口到了中东地区,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我们很难知道的更加详细 。当时与中东的这种贸易,或许是为了换取金银,又或许是为了换取青料,也就是苏麻离青(苏料) 。苏料诞生在哪里至今仍是个谜,现今也只能猜测,或许是通过贸易渠道从中东地区换来 。“今天我们在元青花的存世品里经常能发现有大罐、大盘这样的造型,应该都是为中东地区定烧的 。因为中东地区的民族饮食习惯便是一群人围着一个装满食物的大盘,吃肉喝酒,这与汉地的习惯不同 。所以这类器形在我们国家并不适用,应该就是专门为了出口而定烧的 。

元青花收藏天价频现,收藏正当时

文章插图
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 。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 。还有凡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 。“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 。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 。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 。所以看到元青花出现修正内壁那就是仿品.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 。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 。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
元青花收藏天价频现,收藏正当时

文章插图
元青花出现以前,蓝色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传统色调,这取决于我们农耕民族的色尚,我们崇尚红色和黄 色,红色是生命,黄 色是根本 。蓝色,尤其是青花之蓝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审美中过去从未占有一席之地 。而到元代,整个国家尚白尚蓝,以蓝、白为吉,这为元青花的生长、成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元青花的稀有程度,早已超过了黄金 。有人统计,我国现馆藏的出土元青花共205件,均是1950年至2006年在全国16个省、市出土,其中安徽30件、北京20件、河北13件、江苏20件、江西61件、湖北5件、湖南3件、河南1件、山东5件、四川4件、内蒙31件、甘肃4件、广西1件、新疆2件、浙江4件、吉林1件 。
元青花收藏天价频现,收藏正当时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片的断面上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些特点 。加工质 量 最 好的元青花瓷胎土色为洁白,质量稍次者则带点灰,再次者则泛黄 。这可能和使用的瓷石质量或同麻仓土的配比量或烧成工艺有关 。这里不排除元代时各地窑口不同,所使用的胎土可能不完全相同 。
【元青花收藏天价频现,收藏正当时】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 。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