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的3个步骤( 二 )


鼓励孩子讲故事
当孩子将故事听得很熟的时候,他就会有自己讲故事的愿望 。让孩子自己讲故事,等于让他自己重新组织与整理故事内容,孩子的感受将会更深刻 。不过,家长千万不要急着让孩子讲整个故事,刚开始可以先让孩子接结尾,如果孩子记得不太清楚,父母也不要着急纠正,等下一次再说一遍故事,让孩子有清晰的观念,以免产生挫折感 。
步骤2 让孩子明白文字的意义
“3岁之内的孩子连话都说不清楚,又怎么可能看得懂文字呢?” 家长可能会觉得教孩子阅读是一件很难的事 。其实,教孩子阅读和教孩子说话是一样的道理 。当您教孩子说话的时候,多是先看到了某种事物,然后再教导他事物的名称,如此反复多次之后,孩子就记得了事物的名字 。教孩子阅读也是一样的方法,只是必须强调字形而非字音 。
利用广告文字教孩子
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不难找到印得又大又吸引孩子的广告文字,建议家长指着这些字,大声念给孩子听 。刚开始无须强迫孩子跟着念,因为在一再重复的过程中,孩子自然会无意地模仿你的声音 。
强调对孩子而言重要的字
要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开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培养注意力,让孩子注意对他而言有特殊意义的文字,例如孩子的名字、爸爸、妈妈、最喜欢的玩具名称等 。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文字刺激孩子对于字形的注意力,然后再逐渐帮孩子将所听到的语音和看到的字形做连结 。
善用文字标示法
用标示法来鼓励孩子,这在欧美已经实行多年了,值得借鉴一下 。家长不妨在家里准确好标签纸,在属于孩子的东西上标好文字,例如在玩具箱上写“宝宝的玩具”,或是在幼儿使用的碗上标明“贝贝的碗”等字样,这会让幼儿确切地感觉到那个东西是属于他的,并对标注的文字产生兴趣,进而大大吸引孩子对文字的注意力 。
鼓励孩子读出所认识的字
当孩子已经认识一些字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一面看着字,一面读出声音,这样就能够把口说和书写的印象连结在一起 。重复是加强孩子记忆的最好方法,但是最好别流于机械式的练习,可以用游戏来活跃气氛 。
给孩子写纸条
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更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也许刚开始孩子认识的字还不多,家长可以先写一些很简单的语句,甚至可以配合用注音或插图,如“妈妈爱你”等 。只要家长常常念这些句子,孩子便可以记住句子所代表的美好意义 。
将文字图解
汉字中有不少象形字,家长可以利用图解来帮助孩子将文字形式与事物本质连结起来 。例如“日”由太阳的圆形转变而来,所以在介绍这个字之前,可以先画一个太阳的图形,然后简化、转变为“日”字,这样不但能让孩子明白字义的由来,也可增添孩子的学习兴趣 。
随时把握教育机会
要让孩子了解文字的意义和用途,最好的方法就是经常提醒、随时教育 。在带孩子外出时,看到路边的文字就可以向幼儿说明 。如果孩子能主动读出文字给父母听,那么父母一定要很高兴地加以鼓励,因为孩子已经注意到了文字的存在,并对文字产生了初步的兴趣 。
步骤3 让孩子对书有感觉
用书本做装饰
如果您喜欢在家里摆放洋酒或其他收藏品作为装饰,那么不妨将酒柜改成书橱 。这样不但能让家里有点书香气息,而且孩子也能够轻易看到书、摸到书,自然就会对书产生亲切感 。
让孩子感受到书的宝贵
在阅读完书籍、杂志之后,请不要胡乱摆放 。家长自身应该养成对书本与文字的珍爱,树立爱书人的形象,这样孩子自然就有一个可以学习的好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