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过度自责的孩子


【帮助过度自责的孩子】(1)检讨家规 。孩子对自己的不合理的过分要求,来源于父母传达给他的家规 。父母必须认真检讨家规,看看其中是否存在逻辑上的错误 。比如有些家长要求孩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有些家长告诉孩子只有冠军才是成功者 。这些片面的、不合理的要求,久而久之会被孩子内化,成为他生活的“真理” 。
(2)不要只重视结果 。父母不要只奖励成功的结果,而应关心孩子各方面的品质 。如孩子的努力,与人合作的精神,欣赏别人的优点,帮助他人等等 。当孩子表现出这些品质时,父母便应及时奖励,并表示欣赏 。
(3)家庭中形成宽松的气氛 。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对一些小的过失应予以忽视 。有些家长非常重视礼节,对一些小过失都要表示歉意 。这种做法虽然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内省力和责任心,但不可过分 。如果对任何小过失都不放过的话,孩子对过失会过于敏感,以致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
(4)增进孩子的自信 。增进孩子的自信,是克服孩子过度自责的关键 。过度自责的孩子往往较自卑,对自己缺乏信任,不能面对自己的弱点 。他只要看到一个弱点,便会否认或怀疑整个自己 。为此父母对孩子的评价要保持一致和稳定,让孩子相信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 。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帮助孩子把具体的事件和他这个人区分开来 。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让自信陪伴幼儿成长



现在许多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宁可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学,以便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驳回他们的触角 。“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有什么用?”“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在迫使孩子接受我们的观点的同时,大大打击了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础性的支持作用,自信心就象是人的能力催化剂,可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发挥出最佳状态 。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有头脑,会独立思考的人材 。但没有自信心支持,就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材 。
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样样事情都一手包办,家长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意识地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不要动,我来帮你弄”、“妈妈帮你穿”……父母的特意呵护对孩子来说表现出了令人温暖的亲情,但是对其漫长的人生来说是在帮助他们还是害他们呢?由此看来父母的特意关怀过分保护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们应当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闯荡,以增加他们自信心,明智的父母应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条件,尽量地培养自理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长 。
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是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象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鼓励、是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支持,但在生活中,父母往往忽视鼓励的重要性,常常忘记,轻视鼓励,并错误的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是训导与惩罚,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别动,让妈妈干吧,你还小呢?”“妈妈帮你吧,你还小呢?”“妈妈帮你吧,你穿得太慢了 。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算了,让妈妈干吧!”我们不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些已经打击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总是认为孩子们弱小,做不好,这与我们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青年,却不允许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发现自己的能力,怀疑他们的能力,限制他们的发展而自相矛盾吗?由此可见,没有鼓励,孩子就不能健康地成长,父母应该经常鼓励他们学习、行动,在孩子的行动中,既不要生气,也不要无奈,好好想想是否存在有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行为,应该相信孩子长大后是能够干成事的,但现在还小,所以不需着急,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意识 。